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勾针技艺“开”出朵朵“花”,海安持续擦亮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2022-07-05 20:34:00  来源:扬子晚报网  
1
听新闻

“这一针应该从前边那个扣里穿过去,你勾好这一部分就铺开来看看,及时做调整。”在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间教室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勾针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薇薇正在教学员们勾针技艺。细细的勾针绕着五彩的线,在手指的辅助下上下翻飞,“开”出一朵朵“花”来。

勾针线编,是指以“勾针”为工具,以棉线、毛线、丝线、化纤线等不同质地的线为原料,编织而成的民间工艺品。这一工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经过原海安县线网中心社开发,迅速向全县普及,并且向“松散型”的“企业化”生产管理方向发展,到70年代、80年代,其工艺水平和普及面均到达顶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向周边县和省份辐射,并向越南、印度流传。由此,海安有了“勾衣之乡”的美称。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勾针技艺,非常喜欢这个,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逐渐被淘汰。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传承下去。市文广旅局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加入‘我是非遗传承人’项目,还在文化艺术中心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室,让我教大家勾针技艺。”谭薇薇说。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已届古稀之年的谭薇薇,从事勾针衣技术已经有50多年了。长期以来,她见证了海安“勾衣之乡”发展的辉煌与低迷,如今,她作为文化志愿者,仍在为“南通勾针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而努力着。

自2012年3月以来,海安市文广旅局牵头成立了海安市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志愿服务支队,精心打造了“花开新时代、文化暖万家”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以文联组织、区镇文化站、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团、农村公益放映队等专业人员为骨干,社会其他人员为补充,常年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3000多人次,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常态化深入镇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这其中,既有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从业人员、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和文化社团、乡土文化能人、退休文化工作者、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公益文化的其他社会人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象征。海安市文广旅局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海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设立了“我是非遗传承人”子项目。据了解,该项目邀请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通过展示展演、互动交流、现场体验等形式,向全市在校师生、基层群众展示海安花鼓、剪纸、扎染、丁家龙舞、道情、莲花落等优秀非遗项目。通过学习体验、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增进基层百姓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不少年轻人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对海安的非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公众号,看到非遗项目的介绍,我特别感兴趣,正好我家也在附近,就来学习勾针技艺,可以自己勾点杯套、帽子什么的,很有特色。”“00后”市民朱艺说。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服务平台将更为精准、有序地统筹市、区、镇、村公共文化阵地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海安的开展和传播提供更为有效的载体,贴心服务百姓、凝聚社会力量,进一步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讯员 宋雯瑾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