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的决定
(2022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2022-12-28 13:32: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决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敢为善为、勇挑大梁,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作出如下决定。

一、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和重要成效,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融汇到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上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常州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准确把握大会的灵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继续前进上始终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深刻领会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更好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常州取得更多具有辨识度、标志性成果,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未来五年的重大部署,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创造性地推动新时代常州各项事业发展,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刻领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要求,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增强“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努力建设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廉洁常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领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确保常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行稳致远。深刻领会“三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依靠顽强斗争、团结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提出的大政方针、作出的工作部署。

(三)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10年最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最客观的实践结论。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在新的征程上,由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掌舵领航,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二、全面推进“532”发展战略,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一)以交通建设为先行,打造能级更高、支撑更强的现代化常州。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聚焦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参与和融入周边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南沿江城际铁路、常泰高速,开工建设常泰铁路、盐宜铁路、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中吴大道西延智慧快速路工程、丹金高速、沪武高速扩建、锡宜高速扩建、金宜高速、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加快形成“三纵四横”的高铁网、“三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和“三环19射”高速公路网,开工建设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项目,构建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推进常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干线机场,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重要城市、2小时通行全省、1小时畅行都市圈。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形成与“万亿之城”相匹配的物流产业规模。深化“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持续优化物流空间布局,提升常州港、内河港、常州铁路货场、常州机场等物流通道节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培育发展枢纽经济,补齐补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上下游短板,全力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围绕为“新能源之都”“全球动力电池中心”物流配套,加快布局一批一站式联托运、公共外库、分拨配送等物流设施;强化物流市场主体培育,招引具有全球供应链运营能力的物流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推动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综合物流、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培育一批供应链管理型等现代物流标杆企业。

(二)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创新引领、人才汇聚的现代化常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勇当全省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先锋。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壮大科教城“创新之核”,推进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加快研发攻关和项目组织,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打造一批智能装备、动力电池、碳纤维、石墨烯等领域的高端平台,提升在常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大力实施高企倍增计划、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又打造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推进城市和大学共生共荣,加强与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加快建设河海大学新校区、南航天目湖校区二期、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和常州工学院二期,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不断提高在常高校毕业生留常率。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减负松绑”政策,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强做优“龙城金谷”,为培育发展经济新动能注入“金融活水”、插上“资本翅膀”。汇聚海内外创新人才,迭代更新重磅人才政策,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办好“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等系列引才活动,建好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建成一批人才公寓和创客空间,培养和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

(三)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常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和深化市场化改革有机结合,加快在优势产业“高原”上发力构建“高峰”,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切实担负“勇挑大梁”重大责任,积极服务全省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精心培育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地标,巩固和厚植先发优势,加快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更大力度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实施“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之以恒扩大对外开放,精心组织科技经贸洽谈会、“云联五洲”等线上线下重大招商活动,持续提升中以、中德、中瑞等合作园区承载力,推动制造业外资占比进一步提升,加快各类园区提档升级、争先进位;持续开展外贸强基、护航、创新三大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业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参与实施RCEP,大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围绕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进一批牵引性强的改革举措,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行政办公“一网协同”水平。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实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解决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土壤污染、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持续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全力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十年禁渔”任务,争创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试点。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打造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企业低碳化、能源绿色化、城市电动化,争创碳达峰国家试点;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深化生态绿城建设,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着力建设沿江沿河生态干线绿廊、常泰高铁生态走廊,推进“两湖”地区绿色创新试验,推动城乡公园绿地全覆盖,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五)聚焦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现代化常州。大力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人才与文化品牌迭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打造在全国具有一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江南文化名城。传承常州历史文脉,积极贯彻国家重大部署,建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长江生态文化公园,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推进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塔寺园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加快大观楼、止园等历史经典建筑复建和焦溪古镇联合申遗,启动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有序组织寺墩、三星村的考古工作,留住城市“根”与“魂”。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深化“文化+”融合发展,提档升级环球恐龙城等主题公园集群,提升发展天目湖、茅山等山水资源景区,加快推进东方侏罗纪等新兴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精品休闲度假胜地;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打造形成数字产业集聚高地。高度重视文化精品生产,加快推进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二期建设,深化市属文化院团改革,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原创精品。讲好常州精彩故事,以“常州元素”为核心构筑城市战略品牌,办好国际赛事、会展、论坛等重大活动,持续打响“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城市标识,全面提升常州文化传播力。

(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同富裕、文明向善的现代化常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探索生活富裕富足、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精神自信自强的共同富裕常州路径。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突出就业致富、创业带富、优化产业结构增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探索收入分配新机制,加快“调高”“扩中”“提低”,大力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聚焦低收入人口增收、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推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走深走实,确保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落一人、不落一户”。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坚持资源优先满足、资金优先落实、政策优先倾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一老一幼”民生问题,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质扩容、均衡布局,抓稳抓好住房和社会救助,促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不断增加群众“隐性财富”,持续擦亮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6张“常有”民生名片。不断强化文明支撑,牢牢把握“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定位,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高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常州。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等全面融合,打造“都市里的村庄”和“田野里的都市”,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老城厢复兴、高铁新城建设、“两湖”创新区发展,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拓展城市未来空间。举全市之力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深化道路交通、市政基础、重点乡村片区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5大功能片区和8个重点组团建设,加快战略性、标志性、导向性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平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院等高端资源,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种业强市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力有序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常州样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溧阳、金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畅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农村领域集成改革,巩固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激活“希望的田野”。

(八)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祥和美好、安全稳定的现代化常州。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常州样板,创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建强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高效运行城运中心,完善城市云脑功能,高质量建设“数字政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化信访积案化解,持续强化社区治理,建设高水平平安常州。坚持全面依法治市,高水平推进法治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使法治成为常州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不断丰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常州实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扩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健全完善落实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常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纪委监委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切实增强管党治党合力。

(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真正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运用好“常州三杰”等红色资源,推动理论武装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三)努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素质把关,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从改革发展一线、重大斗争前沿、急难险重关头,把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的“闯将”“干将”发现出来、任用起来,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大力实施年轻干部“321”培养计划,推动年轻干部深入发展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积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不断优化完善考核体系,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敢为善为。

(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长远之计,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加强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非公、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深入开展“龙城先锋行 建功‘532’”系列行动,以项目化破解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百”攻坚,大力推进城乡“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持续推动“在职党员下沉社区 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机制,不断扩大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影响力号召力。注重发挥党组织实质性作用,让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冲在攻坚第一线、让党旗飘扬在发展最前沿。深化党群服务中心“点亮工程”,全力打造一批党旗高扬的红色阵地、基础过硬的标准阵地、凝聚群众的民心阵地、激发活力的先锋阵地、争先创优的品牌阵地。

(五)加快推进廉洁常州建设。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住“关键少数” 以上率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惩治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定不移惩治开发区、政法、金融、国企、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腐败问题,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紧盯突出问题完善制度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彰显利剑震慑作用。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抓好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更好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新篇章,在新征程上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