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11-01 09:50:00  来源:大众日报  
1
听新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毕照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一定意义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个结合”科学方法,着眼解决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这一伟大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凝练。它植根于中国大地,立足于中国实际,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适应新的时代走势和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是源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又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蕴含着强大真理力量、独特思想魅力和巨大实践伟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追求、揭示与笃行真理的过程

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伟大历史成就。

在追求真理中,印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与理论品格。“两个结合”的历史选择和实践探索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飞跃,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在揭示真理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在笃行真理中,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坚持“两个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作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过程中得出的深刻结论,“两个结合”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深邃的历史与理论发展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充分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内在要求与理论逻辑。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发展,总是以中国社会实际发展与时代变化基本情况为立足点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在起,我们党必须聚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而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淬炼下迸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

遵循“六个坚持”,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创新也进入了新时代,时代发展与实践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报告还明确提出“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六个坚持”,才能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价值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鲜明价值底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坚持自信自立。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必须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强调立足实践,不断推动理论的革新与发展。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在问题导向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即从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在推动改革发展时,必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坚持胸怀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系人类社会发展,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之中深化理论发展。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