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沿海地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深入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一体化发展为重点,赋予沿海地区“高质量打造沿海海洋经济隆起带”的重任。
沿海三市自然禀赋不同,产业基础存在差异,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各美其美?记者近日赴连云港、盐城、南通进行了采访。
连云港:陆海联动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崭露头角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叠加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机遇,政策利好从未缺席。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连云港发力“陆海联动”,以期实现“后发先至”。
在这一轮的发展布局中,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打造格外亮眼。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基地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现已形成盛虹石化、卫星石化、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
5月中旬,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料开车成功,标志着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
盛虹炼化一体化作为盛虹集团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建设的集炼油、芳烃、乙烯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677亿元,总规划面积9180亩,项目包含炼油区、化工区、火炬区、仓储区等。项目从原油出发,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实现汽柴油直链向网状型产业链的质变,发展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建设规模为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对二甲苯、11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衍生物、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4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383万立方米仓储罐区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925亿元,利税超200亿元。”连云港徐圩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介绍。
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海港,连云港港一直将港口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东方大港”呼之欲出。30万吨级航道通达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建成,灌河港区5万吨级航道加快推进,着力打造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的集装箱干线港、长三角港口群北翼强港。2021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7亿吨,集装箱运量503万标箱。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东方港务分公司总经理许贺介绍,连云港港拥有9个可满足滚装船舶作业泊位。目前,连云港港已与华伦威尔森、日本川崎、商船三井、安盛船务等12家世界著名滚装船公司达成合作,开辟了欧洲、中东、非洲等16条滚装航线,并与上汽集团、济南重汽、徐工集团、宇通客车等近20家汽车和机械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作为陆海双向通道,连云港还与中西部和中亚等地合作建成多个“无水港”、共建共享出海口,已成为中西部进出口货源的关键门户。汽车进出口集散能力、集装箱中转功能不断增强,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前7个月,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中欧班列到发456列,同比增长30.5%。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介绍:“我们主要有两条中亚班列线和欧洲班列线,2019年还和土耳其航空合作开发了铁空联运,从连云港到霍尔果斯再到阿拉木图,经过航空到土耳其,最快只需9天时间,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盐城:河海联动 绿色产业动能澎湃
本轮沿海发展规划中,盐城在空间上被赋予了“河海联动”的使命。
近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新的出海通道,提升淮河的入海能力。其中的淮河盐城段还将新建船闸,通榆河河道也将进行疏浚,将可以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这将为盐城乃至淮海经济带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目前,盐城境内“高速连港区、铁路接港口、内河通码头”的沿海集疏运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年内开工建设大丰港铁路支线,完成滨海港铁路支线主体工程,建成盐射高速,完成滨淮高速桥梁、路基40%以上工程量。
海上联结南北、内陆贯通东西、向海融入中日韩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拥有江苏最长海岸线的盐城,正擘画新的发展蓝图。
近日,盐城市委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盐城未来发展的新任务: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重点建设四个“绿色盐城”,即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
“绿”成为盐城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拥有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新能源产业即将突破千亿元,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今年1-6月,盐城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9%,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闪亮。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优势叠加,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广阔前景。
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项目一期一栋10GWh已全面投产、二栋17GWh正在调试生产。二期30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据悉,目前SK动力电池项目产能已达57GWh,成为韩国SK集团全球布局中最大、最具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今年销售有望突破100亿元。
南通:江海联动 通州湾新出海口蓬勃起势
沿海三市中,南通综合实力无疑最强。2020年,南通成功跻身“万亿城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2位。
叠加长三角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江苏沿海发展的机遇,南通在江海联动上做文章,将沿海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吕四港作业区整合规划为一个“大通州湾”港区,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蓬勃起势。
2021年12月22日,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通用码头正式开港运营。南通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东芹介绍,吕四港环抱式港池深水岸线22公里,陆域面积25平方公里,可规划建设5-10万吨级码头60个。吕四港区作为通州湾新出海口的一个起步工程,10号和11号泊位自去年开港以来已完成46艘次的外轮作业,基本形成开港即繁忙的状态。
港产城融合,目前一些重大临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以中天、金光、桐昆等为代表的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逐步投产。
“目前,临港高端装备产业园已经集聚了20多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临港装备制造项目,高端纺织产业园已经签约落户了36个5亿元以上的高端纺织项目,高新综合产业园已有100多个亿元以上的项目投产或者在建。”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勇介绍。(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