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江风徐徐。行走在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的亲水栈道上,鱼翔浅底,满目葱茏,沁人心脾。“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拍到江豚!”讲解员指着远处的江面,言语中满是兴奋。“微笑天使”江豚的回归,是南通“沧桑巨变”的最好证明。
面朝长江,鸟语花香
五山及沿江地区是南通作为滨江城市的标志与特色,区域内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临江而立,故名五山地区,再加上周边的长江岸线腹地,统称为五山及沿江地区,拥有沿江岸线约14公里。
5年前,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还是“化工围江”,码头林立、岸线被占,周边居民称“滨江不见江”。5年来,当地全力清除入江污染,刷新生态“颜值”。区域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小杂船”162条(户),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截堵污水直排口5处,退出沿线港口货运功能、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长江狼山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清除污染后,当地将五山地区分为狼山中心片区、军山片区、滨江片区、植物园片区、啬园片区、狼山古镇片区、生态配套片区等七个片区分片整治,划定道路、水系、林网及景点四条红线,构建功能明确、衔接顺畅、联系紧密的生态绿色廊道和观光交通游线。
经过生态修复,五山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五山滨江逐渐被打造为面朝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不仅是市民消暑纳凉的胜地,也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点。
“未来,我们要保持绿色本底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要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分享生态修复的红利,在森林公园当中嵌入相关的文化旅游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客厅’的作用。”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邵文建说。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同样发生巨变的,还有南通启东吕四港。一个古老的小渔村,摇身一变,如今已发展为江苏出海新通道、上海北翼新型海港城市。
吕四港位于长江入海口,通江通海通上海,是上海一小时范围内开发开放、拥有深水岸线和土地资源的沿海港口之一。2021年12月22日,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通用码头正式开港运营,东方大港的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站在吕四港港区综合楼的最高处,极目远眺,环抱式的港池如张开的臂膀,将一艘艘越洋而来的万吨巨轮揽入怀中。
南通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东芹告诉新江苏,吕四港环抱式港池深水岸线22公里,陆域面积25平方公里,可规划建设5-10万吨级码头60个。吕四港区作为通州湾新出海口的一个起步工程,10号和11号泊位自去年开港以来已完成46艘次的外轮作业,基本形成开港即繁忙的状态。
“下一步,洋吕铁路的建成以及集疏运体系的打通,将夯实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的地位,推动新出海口高质量发展,也降低当地企业的物流成本。”吕东芹说。
新江苏也观察到,如今的码头,工人无需在太阳下暴晒,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解放了人力。“两个泊位目前配有4台自动化岸桥,12台自动化轨道吊,均采取远程操作模式,一个人就能控制4到5台轨道,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公司技术负责人施晓冬说。
施晓冬解释,从“蓝领”变为“白领”的司机在操作台上可以看到远程画面,只需按动按钮就能释放各种指令,设备会根据指令自动行走到作业位置,在关键吊点进行人工干预就能完成作业,既省时又省力。“目前,吕四港国家一类口岸获批,10万吨主航道通航运行,大唐5万吨综合海运码头、广汇10万吨LNG专用码头建成投运供热、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公辅配套设施均已完善。”
港产城融合,示范引领
吕四港作为大通州湾的重要一环,为通州湾新出海口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提振整体发展的信心。
此前,为顺应国家战略,南通将沿海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吕四港作业区整合规划为一个“大通州湾”港区。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
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勇介绍,截至目前,主体港区建设上,两个10万吨级码头一个5万吨级码头的“2+1码头”已于2021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年底建成通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保姆式’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港区建设和临港产业助力。”顾勇说,按照规划,到2025年,通州湾货物吞吐量1.4亿吨,集装箱2000万标箱;到2035年,货物吞吐量3亿吨,集装箱1300万标箱。
依托大港口,临港产业也大放异彩。
其中,吕四港着力打造干亿临港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加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一主两新两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化、合理化和高端化发展。目前,开发区内已初步形成超纤新材料、装备制造、临港物流、渔港经济、文旅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
同时,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标杆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提升了开发区在综合能源、电动工具、新材料等行业方面的影响力。总投资100亿的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产业园、总投资100亿的卫华港机及重型设备装配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逐步落地,也进一步加快临港产业的发展。
“目前,临港高端装备产业园已经集聚了20多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临港装备制造项目,高端纺织产业园已经签约落户了36个5亿元以上的高端纺织项目,高新综合产业园已有100多个亿元以上的项目投产或者在建。同时一些国家战略性的产业项目也加快在通州湾布局。”顾勇说。
未来如何发力?对此,南通市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施渠平分享了“任务书”。“下一步,全市将全力打造长三角临港产业新空间、加快港口航道及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打造特色现代化滨海新城,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快培育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清洁新能源3大基础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功能新材料3个新兴高端制造集群及1个港口物流产业平台。贯彻落实好“市招商引资突破年”部署要求,力争沿海四大片区全年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百亿元项目4个以上;推动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工业园、卫华港机及重型设备装配制造等多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中天、金光、桐昆等百亿级项目建成达产。
澎湃绿色动能,拓展“蓝色空间” 。如今的南通,以江海联动促发展,扬帆起航再出发!
记者 周永金/文 王鸿盛/图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