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解放军渡江的京电号小火轮
73年前,长江岸边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分东、中、西三路,强渡长江天堑。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中,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冲破天险,解放了南京。74年后,陈列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里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仍向大家讲述着历史。
“京电号”小火轮是一艘钢质蒸汽机动船,主要担负从浦口火车站往下关发电厂运送煤炭的工作。1949年4月23日下午,解放军第35军第104师有关人员费尽周折,终于在浦口三河乡北桥村的江滩芦苇丛中找到了一只小木船。听说解放军要过江,船主童达兴二话没说,亲自掌舵运送解放军。因此,103师的侦察员得以抵达南岸,并与下关电厂取得联系。厂长韩德举闻讯后,立即派出“封江”时巧妙保住的“京电”号小火轮。船工们听说是接运解放军,又激动又自豪,上船后便甩开膀子,开足鼓风机,投煤入膛,仅用一小时就将蒸汽烧足,做好了起航准备。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升起,一声开船铃响,“京电”号开始了它最为光荣的一次航行。载着侦察员的“京电号”抵达浦口时,部队首长马上决定,将“京电号”划拨给渡江先遣队。由于“京电号”运输量有限,每次仅能载100多人,于是他们在船后又拉了一条长58米、载重250吨的驳船,这样一趟就能运送1000多人。漆黑的夜空下,“京电号”不断往返于浦口和下关之间。
整个渡江战役中,“京电号”共运送了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其中包括邓小平、陈毅等总前委领导,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渡江第一船”。
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暨南京解放60周年之际,阔别南京32载的“京电号”重归南京,作为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的重要见证物,永久陈列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广场中央。2011年11月全国革命文物定级工作中,“京电号”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