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他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作为“鱼米之乡”,江苏农耕历史源远流长。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还有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等8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
江苏,厚植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文化底蕴,努力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鱼米之乡,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盛夏正是金针菜收获的季节。在宿迁市宿豫区丁嘴镇,千亩金针菜田里黄花灼灼,遍地金黄,清香满溢田间。村庄里,时不时看见某户人家搭出土灶,把金针菜蒸熟晾干。
自古以来,宿豫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壤条件优越,金针菜栽培历史悠久。万历年间,《宿迁县志》土产志蔬菜类中已有它的种植记载,还作为贡品沿古运河北上南下。代代沿种至今,当地农民始终采用“八米一席,一米一行”“株距八寸”等传统的种植技艺,传承、延续这一农耕文化。
传统的耕种方式外,这里迄今仍使用老器具和世代相传的加工技艺。把采收后的金针菜装进楋条筐,放进湿秸秆笼,盖上手工蒸笼,置于土灶慢慢烧。“这样方便控制温度,保质保色保口感。”莫庄村大乌嘴金针菜蒸馏加工厂指导技师马凤英指着正在蒸制的金针菜说,老做法都是先人传下来的智慧。
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延续至今,当地已形成以丁嘴地区金针菜为主的优质产业链,年产鲜菜600余万斤,加工干菜100万斤,加工业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镇上多个家庭农场结成合作社联盟,通过网店把销售市场从周边扩展到全国。宿豫区大乌嘴金针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张明说,目前合作社种植金针菜约3000余亩,年销售超130万元。
同样被水孕育的,还有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高邮湖是全国第六、江苏第三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我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几千年来,当地农民凭借勤劳智慧,摸索创造了水陆交融、和谐共生的农业生产方式,鱼鸭蟹稻等优质农产品家喻户晓,长期享誉。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就曾以高邮醉蟹馈赠师友苏东坡,苏轼则以从扬州市面上购来的咸鸭蛋回赠,并作诗赞美咸鸭蛋“凫卵(咸鸭蛋)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当代文学家汪曾祺笔下的咸鸭蛋,更是唤醒过无数人记忆中的端午味道。
如今,高邮湖湿地农业系统延续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优势,凭借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湿地利用系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文化成果典范。2017年,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地和农耕文化重要传承地,江苏农耕得益于跨越南北、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和四季分明的优越气候,拥有丰沃的水土资源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孟德富认为,江苏先民因地制宜创造的稻作、圩田、桑基鱼塘、茶果间作等耕作系统,对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两汉文化、吴越文化的兴盛产生过深刻影响,在我国的农耕文化发展史上拥有一席之地。在发达农耕文化的孕育滋养下,江苏一直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鱼米之乡”“天下粮仓”历史荣光到今天依然闪耀。
在保护中传承,
续写美丽乡村故事
多样化的农业文化和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的“细胞”。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我省农业文化遗产“金名片”越擦越亮,不断续写美丽乡村的故事。
蜜桃上市季,无锡阳山的桃农们异常忙碌。“大家每天早上5点就到桃园去装箱,一天装400箱左右,基本上都能卖光。”无锡市阳山桃天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晓琴忙得热火朝天,这几天手头的订单纷至沓来。
早在宋代,在无锡阳山民间就有种植水蜜桃的传统。历经时代变迁,精耕细作的栽培方式沿用至今,代代桃农的经验与智慧培育出香甜多汁的蜜桃,也由此形成独一无二的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
“阳山水蜜桃从建园开始就特别讲究。一个品种必须同时符合皮薄肉细、柔软多汁、香甜可口等等特点,我们才会选择它。施肥使用的都是优质有机肥、黄豆粉、菜饼,保证桃树根部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一株合格的水蜜桃树,三年结果,五年后才是盛果期,必须精细照顾长达五年。”赵逸人是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秘书长、高级农艺师。他说,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农业文化遗产,阳山镇建立了水蜜桃研究所,对桃树高效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机械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同时为了保护传统水蜜桃品种,还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保存珍贵的传统品种。
2017年,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无锡市惠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耀荣说,下一步将以建设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保护好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农业文化遗产,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果农就业增收,也积极推动了乡村文旅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发扬。
为更好地留住乡愁记忆,江苏在村落保护、农耕资源开发、农耕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2013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在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文件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南京、常州、苏州、泰州、宿迁等地纷纷推动农耕文化、学农活动等进校园进社区。2017年9月,江苏以省政府令形式印发《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对传统村落进行立法保护。
入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区,在加大保护的同时,通过农旅结合、品牌打造实现产业化梯度发展,彰显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是罕见的滨海临江型农业文化遗产,见证了先民垦牧拓荒、改造盐碱地,在不毛之地上开拓出生存之路的艰辛历程。目前,启东市复原、发展这一沙地人文自然景观,传承弘扬垦牧精神,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苏州吴中区以碧螺春品牌串联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举办中国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炒茶能手擂台赛等活动。
释放更多活力,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深入挖掘江苏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旨在从江苏实际出发,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江苏农耕文化释放新活力,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维持原貌,更要进一步寻找发展的契机。近年来,兴化市千垛镇借助“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自然美景来搞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景区周边家家开农家乐、做民宿。一个月最多的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最少的也有三四万元。每年为期一个多月的垛田菜花节,能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让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焕发了新的生机,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商机。
作为著名的丝绸发源地之一,吴江享有“蚕丝之乡”和“丝绸之府”的美誉。独有的蚕桑传统和非遗传承制作工艺成为现代蚕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获知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震泽镇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负责人金晓春喜不自胜。她告诉记者,特色产业园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每年接待参观者及游客不下20万人次,“现在随着吴江蚕桑品牌进一步打响,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大发展。”文化园内,资深蚕娘周勤娥如今转型做讲师,给更多的人讲述蚕桑种养和丝绸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
然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以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为例,近几年来,随着沿湖地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显著增多,这不仅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威胁。
此外,当前农耕文化传承还面临文化载体消失的风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农耕文化的载体逐渐湮没,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文化主体也正遭受着断层风险。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农民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使得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与消费主体流失,阻碍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播。
“要‘软硬结合’,从江苏实际出发,传承保护优秀农耕文化。”孟德富说,在推动村庄环境面貌改善提升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注重科学利用和价值提升,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释放新的活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守住村庄、保护载体,激发村庄发展内生活力,聚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生态农业体系、传播推广农民艺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传承耕读文化。同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提升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认同感、参与感。立足本土特色,创新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方式,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发展的农耕文化传承机制,激发古老农耕文化的新活力。
□ 本报记者 吴雨阳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