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22岁,拿下全国钳工冠军
2022-04-28 15: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2岁,拿下全国钳工冠军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凡东

□ 本报记者 吉 强

孟凡东的微信头像是一个帅萌男孩的画像,这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装分厂的调试钳工,在2021年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一战成名,勇夺钳工第一名,近日还获得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其实只是个工作不满两年的00后,今年才22岁。

回想起半年前远赴成都、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场景,孟凡东仍有点激动。第一场长达6小时的实操比赛刚结束,他竟瘫坐在了工具箱上,休息了十几分钟才缓过劲来。最终,这位在同场竞技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小将,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就将钳工冠军头衔收入囊中。

“谁都没想到,当初作为陪练的他,能够一举拿下国赛冠军。”孟凡东一鸣惊人的表现,让他的教练董波很是感慨。

2015年初中毕业后,孟凡东进入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学习。2017年,刚读技校两年多的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技能竞赛。“那是徐州市职业院校的一个比赛,结果只拿了个二等奖。”孟凡东说。

正因为天性不服输,所以,后来即使被安排当陪练,孟凡东也乐此不疲,利用所有机会勤学苦练。“看着同事站在领奖台上,说不羡慕是假的,在陪练期间,我收获也很大,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孟凡东说,“我相信,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只要下定决心坚持去做了,成功是早晚的事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带着这样的执念,孟凡东投入到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赛前训练中。每天早晨5点起床背书,7点开始实操训练,一直训练到夜里12点,然后继续背题到凌晨2点才休息。为不影响别人,他吃、住都在钳工工作室里。“要说备赛期间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每天在两平方米的操作台旁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一直面对着工件,不和别人说话,过程非常枯燥,但也非常磨炼人的心性。”孟凡东说,但他坚持了下来,训练中全力以赴。

“上技校是因为以前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走高考路线不太适合我。”孟凡东坦率地说,而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是徐工办的,优秀毕业生可直接进徐工工作。“我上的是五年制的高级钳工专业,有大专文凭,对钳工技术也很有兴趣,毕业后进徐工也不错。刚开始想法非常单纯,就是盼着早点工作,好自食其力,后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渐渐地才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想法,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产业工人,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也是父母对我的期望。”

采访中,孟凡东的两个人生信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条是“人生有两瓶酒,苦的和甜的,想日后成功,不妨先尝苦的”;另一条是警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理想和信念对年轻人成长尤其重要。李戈是徐工的“大工匠”,也是孟凡东的师傅。有件事让李戈对孟凡东刮目相看:总装分厂的岗位有两个,一个是室内装配,一个是室外整车性能调试,刚进厂时孟凡东干的是装配,后来主动申请到了调试岗。“他主动要求转岗,给我的感觉是这孩子有想法、能吃苦。”李戈说,公司已能生产2000吨级的起重机,这是由机械、电气、液压控制组合的技术集成,特别复杂,调试工的岗位技术要求自然特别高,当然也更容易产生高技能人才。而且,室外工作比较辛苦,调试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道杠”——安全帽有帽带,太阳一晒,每个人左右脸上都有两道印记。

“我们技术工人虽说起点可能有点低,但是起点决定不了终点。只要肯努力,工人照样有前途,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孟凡东说,当然,努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对工作必须始终精益求精。

孟凡东至今记得,第一次在师傅的带领下做起重机超载吊重试验,要求超过起重机调重能力的125%,主要是验证起重机的安全性能和结构件强度,由于自己第一次操作超载吊重试验,又紧张又害怕,看师傅没注意,就少吊了一点,结果被师傅发现了,师傅非常生气地说:“这个实验相当于一个安全标准,是我们对用户的一种负责态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试验,一点都不能少!”最后,在师傅指导下,改正了错误。这一次经历让孟凡东深刻理解“质量就是生命,产品就是人品”的含义。

个人成长离不开好的平台。“孟凡东上技校时就比一般孩子更能吃苦,也更有韧劲。钳工靠的是手上细活,必须要有韧劲才能练出高水平。”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袁尹说,企业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为职工搭建起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孟凡东是好苗子,企业给他配备两个师傅。在薪酬分配上,政策也向“技高者”倾斜,像孟凡东拿了全国钳工第一,企业一次性就奖励10万元,此外,每个月享受技能津贴2000元。

今年2月份,孟凡东破格申报了技师职业资格,这对于一个00后当然也是“很飒”的事。但他并不满足,又为自己确定了今年“小目标”:把师傅身上的核心技术尽快学到手,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