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长江鱼类生存环境有哪些变化
2020-08-10 16:33: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长江鱼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

三峡大坝不直接影响中华鲟和白豚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认为,任何大坝对鱼类都有影响,主要是阻隔了洄游鱼类洄游的通道。他说:“三峡大坝本身的阻隔并不直接影响洄游鱼类,因为在它之前已经有葛洲坝,对洄游通道最直接影响来自于葛洲坝。”

去年,七个国家的科学家带着先进仪器,在长江里寻找最后的白豚,但是没有找到。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说,因为白豚分布最上到宜昌为止,三峡大坝与葛洲坝没有直接切断它们的洄游路线,对它们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他同时补充说:“只是这些水利工程减少了鱼类资源,也就减少了它们的食物。此外,以前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形成沙洲,这是白豚喜欢的发育地和栖息地,现在由于来水变清了,对它们的栖息地稍有影响。”

刘焕章说:“三峡大坝本身产生的影响不用夸大也不用缩小,就三峡大坝一个大坝来说,本身造成的影响有一定限度。但现在不仅仅是一个三峡大坝的问题,长江上游支流,像金沙江都建坝,这样影响就加剧了。但是整个鱼类资源量下降,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多数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繁殖要求的最低水温在16摄氏度到18摄氏度,高水位蓄水后,大坝底层的水下泄时,水温会有所降低。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肖慧介绍说,最近三年中华鲟的产卵时间推迟了半个月,原因是坝下水温在中华鲟的繁殖季节发生了变化。

氮气过饱水流变缓影响鱼类生存

三峡大坝在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改变了长江流态和季节变化规律。蓄水后,库区最大深度可达175米,高坝流下的水融解了空气中大量的氮气,而水体氮气过饱和对鱼类影响比较大。

“鱼类受氮气过饱影响,和潜水员不能从深水里一下子出来,而要渐渐出来的道理类似”,中科院水生所的刘焕章研究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他说,在水库底下气体溶度比较高,鱼从水库底层出来可能会患气泡病,造成血液循环的障碍。

在库区下游也容易形成氮气过饱。他说,“因为从水的高压到低压,鱼容易形成气泡病。在其他任何时候通过泄洪闸门出来的鱼,都有这种可能。”

蓄水后大坝上游的流速变缓,引起了库区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2006年蓄水期间的监测发现,大坝上游蓄水前适应激流环境的鱼类占多数,蓄水后适应静水环境的鱼类占了多数,像鲤鱼等在静水里生存的鱼类明显增加了。

而在坝下,以前,长江水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浑黄的。蓄水后长江上游来的一部分泥沙在库区沉积,从三峡大坝出来的水变清了。“结果,坝下喜欢浑浊的鱼减少,喜欢清水的鱼增加了”,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肖慧说。

酷捕和航运的威胁甚于大坝

2006年10月召开的院士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院士、鱼类学家曹文宣指出,对长江鱼类资源,三峡大坝确实造成了影响,但除了大坝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像人类使用的各种捕鱼手段,造成的影响比大坝的影响更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长期研究长江淡水豚类,是去年寻找最后的白豚的国际科考组的组长。他说:“什么对白豚和江豚的影响最大?是人类的活动。”他认为目前包括库区在内的长江鱼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而主要威胁来自渔业、航运、水利工程和污染,都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他气愤地说:“酷捕滥捞,电鱼、炸鱼,这些渔作方式都是非法的,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很猖獗。这些竭泽而渔的做法导致渔业资源剧减,鱼类食物资源下降。”

长江流域近年经济发展较快,江上航运的强度、吨位增长也非常快,在过去的十年内至少增加了一倍。王丁说:“众多的船只挤占了白豚、江豚的生存空间,同时船舶噪声对白豚、江豚的声纳系统干扰很大,它们没法辨别目标、方向,结果很多撞在船上死去。”

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鱼类的根本

中科院院士、鱼类学专家曹文宣认为,科学研究、决策,建立一定面积比例的保护区或保留地,是有效保护特有鱼类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上起金沙江雷波,下至长江上游合江江段,全长约420公里。

经过论证,2005年4月,国家对这个保护区进行了调整,将其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的保护区面积增大33000公顷,河流类型更为丰富,河流长度、面积比原来大多了,不同的河流流域类型为不同的繁殖类型的鱼类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保护功能比过去更好。有关单位共投入3.82亿元用于保护区的建设、日常科研和监测。调整后的保护区具体范围由向家坝下横江口开始,向下游延伸至重庆马桑溪,包括赤水河干流、岷江下游等河段,并明确将近70种长江特有鱼类列入保护对象,目前,保护区的建设正在进行中,相关的保护措施已开始逐步实施。

为了保护中华鲟,1996年湖北省政府紧贴葛洲坝下建立了“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长80公里,其中靠近葛洲坝的30公里是核心,为中华鲟的保护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工增殖放流珍稀鱼类,在实践中效果也不错。从1981年起,中华鲟研究所开始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中华鲟,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从1983年起放流中华鲟,目前累计向长江放流的中华鲟已超过600万尾。有关单位对放流的中华鲟除采用传统的体外标志银牌外,还使用了国际上先进的体内PIT标志技术,以便监测中华鲟幼鲟人工增殖放流的效果。标记放流和遗传分析的资料显示,在河口误捕的中华鲟幼鲟中有5%—10%的个体是人工繁殖放流的。除了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一些单位还放流了胭脂鱼,还有草鱼、鲢鱼等经济鱼类。(记者 谢文、夏静、潘剑凯、夏斐 通讯员 张才刚)

标签:中华鲟;三峡大坝;影响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