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发展集体经济 助推脱贫攻坚——记睢宁县王集镇鲁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何晓峰
2020-07-21 17:10:00  来源:睢宁县扶贫办  
1
听新闻

何晓峰,男,汉族,是江阴市派驻睢宁参与省委帮扶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2018-2019年省委驻睢宁帮扶工作队的队员,在圆满帮助魏集镇大桥村脱贫,出色完成当届扶贫任务后,本可回家团圆、一享天伦的他,依然秉承着强烈的奉献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对睢宁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深情,毅然决然投身于2020-2021年驻睢帮扶工作中,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原则,无畏寒暑,栉风沐雨,始终奋斗在农村一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对群众的感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风采,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战西瓜销售 赢得干群信任

2020年3月,何晓峰被安排到王集镇鲁庙村开展帮扶工作,鲁庙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耕地面积4700亩,除土地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资产、资本,户籍人口3262人,实际在村仅2300人左右,多是妇孺老幼,地多人少,空心化严重。何晓峰到村后,迅速展开调研,与镇村干部、党员群众、能人大户深入交流,寻找产业发展和后方单位资源的结合点,认为当地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在土地上做文章,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对苏南客商的拜访交流,决心以村集体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开展西瓜销售业务。

但当何晓峰向村两委提出集体经营销售西瓜的思路时,村干部却顾虑重重,觉得做经营村干部是外行,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市场,风险太大。甚至有村干部提醒他“集体经营的思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村里原来也尝试过,但多数都亏损了,自己经营可以,合伙干难,集体搞经营肯定要黄。”何晓峰认真吸取了村干部们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资金、技术、销路等各项难点的解决方案,反复做村干部的工作,村干部们逐渐被他的诚意打动,决定一起尝试一下。于是,何晓峰以村集体合作社为基础,找到村里西瓜种植能手鲁家臣、西瓜经纪人王辉,和村干部一起组建了西瓜经营团队,创立了鲁庙村合作社精品西瓜品牌,村干部负责采购、质量、运输、配送,何晓峰负责联系客户、市场营销,以“创品牌、保质量、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开始了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为打响第一炮,何晓峰积极与后方单位江阴的乡镇、机关和企业联系,以扶贫助农名义,销售睢宁西瓜,同时在《最江阴》媒体平台上编发消费扶贫文章,接受市场预订,在西瓜上市前就接到了近3万斤西瓜订单。在5月29日睢宁(江阴)农产品招商推介会上,何晓峰成功推介睢宁西瓜进入江阴华联超市销售,并与江阴的同城配送平台“澄农荟”合作,解决了西瓜配送中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因为有着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采购标准,睢宁西瓜的良好品质与优质服务很快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有的单位已经连续加单3次。截至6月8日,何晓峰联系销售睢宁西瓜给江阴60余家单位,10车次,共计23万斤(115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打开南京市场,何晓峰与现代快报和华润苏果超市合作,推出1元钱购买1个睢宁优质西瓜营销活动,1万斤西瓜很快抢购一空,极大提升了睢宁西瓜知名度,现在已在南京市场销售近5万斤西瓜,良好的品质得到了南京群众的一致好评。鲁庙村通过西瓜经营共计增加收入10万元,大家发展的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西瓜销售越来越顺利,何晓峰却深知一个好品牌维系的不易,自加压力,经常往瓜地跑,一线指导服务,精挑细选把达到精品标准的西瓜挑选出来,还设计了精品西瓜的专用标签,制订了精品西瓜的品质标准,打造精品西瓜品牌。有一次西瓜装车,工作人员忘了贴睢宁精品西瓜的品牌标签,何晓峰急忙跳上卡车去贴,一头撞在大卡车顶上的横梁上,头顶裂开了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头皮都掀开了一点,鲜血从头上流下来,到医院缝了9针。村里的干部群众都很感动,对何晓峰既感激又佩服,从此只要在当地提起他,人们都竖大拇指。

二战粮食收储 点燃创业热情

西瓜销售一战成功后,在粮食部门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何晓峰很快瞄准了粮食收购业,他认为睢宁每个村都有三四千亩土地,是粮食生产大县,从事粮食收购的村集体合作社却很少,有很大发展空间。村干部们听了何晓峰的打算,觉得很有道理,也服气他的本事,全都愿意一起干。

要开展粮食收购,首当其冲就是建设收购场地,但建设资金不是小数目,如果等6月份扶贫资金到位,就会错过小麦收购时机。何晓峰主动做工作,劝服了思想保守的村干部,由村里自己筹资建设,利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拆下来的现有碎石残渣做地基,浇铸1000平方的水泥地,添置一些地磅等设施,架设一个集装箱房间作为收购办公室后,多快好省地就建成了一个简易收购场地。

为了不耽误三夏期间村里工作,赶在夏收前完成各项准备,何晓峰主动向后方单位汇报,从江阴粮库请来援兵,由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村里开展收购,同时加班加点开工建设场地,同步做好收购资金贷款、检验仪器租赁、技术人员学习等工作。村里游击队有了江阴正规军的指导,收购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干部信心更足了。6月2日,鲁庙村集体合作社正式开秤收粮。因为收购价格比周边高0.02元/斤,总共收购小麦400吨,实现盈利2万元,大家找到了一条集体增收的新路子,培养了一支集体经营的队伍,村集体的增收的渠道更多了。可观的效益让干部群众喜笑颜开,全都卯足了劲,决心大干一番,全村干事创业的热情也完全被激发了出来。

绘就发展蓝图 规范集体运营

西瓜经营、粮食收购都取得了成功,村里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大家都很高兴,大干一场势在必行。何晓峰高兴的同时,却敏锐意识到,鲁庙村要想取得长远发展,不能简单地依靠农产品经营销售,“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要有更加长远的发展规划,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营各项体系,不断增强村集体的自我造血能力。

何晓峰深入调研了睢宁县西瓜产业的发展情况,与瓜农、经纪人、客商多次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睢宁西瓜规模大、产值高、收益高、市场稳定、农户技术基础好,具备集中化种植的条件,可以重点发展,打造睢宁农业新的增长极,但当前西瓜种植普遍分散,成为了制约睢宁西瓜品牌打造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何晓峰打算在村里推动土地流转工作,集中农户原本分散的土地,把原来的田埂、沟渠重新整理,连成整片,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日常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何晓峰计划向县里、镇里建议,划定5000亩耕地打造西瓜大规模集中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费平均在每亩800元,当前西瓜包地费为每亩1300-1400元,这样镇村集体还能增加500-600元/亩收益,若以一个村1000亩地计算,就能稳定增收50-60万元。他还可以帮助引进种植、经营技术较为成熟的浙江等地的种植户,丰富产品种类,拉长上市周期,加强技术碰撞和理念的碰撞,不断提高睢宁西瓜经营的整体水平。同时,在产品推广与服务上,何晓峰认为当前市场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村里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差不多”的思想态度,不断增强服务品质,通过品牌策划、宣传造势、包装设计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价值。看到当前网红经济的火热,何晓峰还专门上网带货,他说扶贫干部在帮助老百姓致富上,也要有“名利心”,应该想方设法为农户多带货,紧跟时代脉搏,宣传好特色农产品,农产品畅销了,农民的收入才能增长的更快。

站在夏收的麦田里,热风吹起一波波麦浪,何晓峰回顾在睢宁的点滴,动情说:“两年的扶贫工作,有很多的收获,也有很多的感悟。扶贫是资源的碰撞,是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和后方单位资源和市场资源的碰撞;扶贫也是观念的碰撞,既改变了自己的工作观念,也改变了当地镇村干部的观念。农民很朴实,你为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为群众解决一个难题,让农民少流一滴汗,他们就会感谢你、挂念你。跟农户接触的多了,交了很多的朋友,经常能收到大家的一两句问候,一两句关心,心里会突然很感动,幸福的暖流在全身涌动,更加激励我努力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扎根睢宁,融入睢宁,竭尽全力解决老百姓所急所盼,千方百计帮助村集体发展,为脱贫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习总书记说:“扶贫干部要增强责任感,扑下身子到村里同群众一起干,真正干出成效。”何晓峰就是这样真正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的优秀干部,他主动融入村集体,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消除身上外来干部的烙印,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服气,地地道道的村干部。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