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论|重温红色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
2019-12-24 07: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耿步健 吕 悦  
1
听新闻

  新四军在江苏的抗战历史以及进一步铸就的铁军精神,是留给江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梳理和阐述新四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经验,对于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新四军自建军开始,就十分注意文化建设,并通过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动员力、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首先,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根据地军民文化水准。军民学文化知识、学政治理论、学军事技术蔚然成风,新四军也快速发展成为一支“最有效、最文明的军事力量”,成为一支“文化水平最高和最有力的部队”。其次,创办报纸杂志,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弹药还重要”。《抗敌报》《战士园地》《江淮日报》《江淮文化》《真理》等一批报纸杂志,成为我党在抗战时期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生力军。第三,繁荣文学艺术,丰富军民精神生活。先后成立戏剧组、歌咏组、绘画组、舞蹈组等,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鼓动抗日救亡运动,最终锻炼成为一支红专相融、文武兼优的文艺战斗队,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得力助手和开路先锋。

  新四军的文化建设,有着鲜明特色,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一,以“铁军精神”为内核。“铁军精神”以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作风等著称,是新四军在争取民族独立、抗击侵略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拼搏精神;是坚决跟党走、听党话的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钢铁精神;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公仆精神;是不畏艰险、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团结精神;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以“铁军精神”为内核的新四军文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撑,是我们党在艰苦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其二,以“抗日救亡”为主题。身处战争环境的严峻现实,使得新四军文化建设在一开始就实行了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文化政策,即“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由此也就决定了新四军开展文化教育、扩大文化宣传、繁荣文学艺术的目的,都是为了鼓舞军民打击敌人、有力配合抗日斗争。体现新四军文化建设之魂的《新四军军歌》,既精辟地诠释了“铁军精神”,也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救亡”的主题,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爱国情怀和昂扬斗志。

  其三,以“民族形式与时代内容结合”为特点。作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新四军的文化建设始终植根于本民族土壤,并渗透抗日救亡的内容,从而把民族文化形式与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一时代内容有机结合,把驱除日本出中国的主张通过人民熟悉的艺术形式渗透到人民内心深处,焕发出抗日根据地军民参与战争、支援战争的热情与动力。

  赓续“铁军精神”,弘扬新四军文化,对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不断传承以“铁军精神”为内核的新四军文化,才能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伟大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强大文化软实力。

  积极弘扬“铁军精神”,在革命传统赓续中增强文化自信。新四军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抗战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宣传这样的优秀革命文化对于教育人民群众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具体来说,一方面,可充分运用新四军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另一方面,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媒介平台对英勇事迹和英雄个人进行艺术渲染,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提供丰富历史素材。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繁荣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新四军文化建设的特色经验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绝不能仅仅作为革命传统陈列在历史博物馆里,必须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进一步焕发其生机与活力。要进一步总结凝练以“铁军精神”为核心的“铁军文化”,厘清“铁军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特质、建设经验和传播路径,特别是蕴含其中的革命力、组织力、创造力、文艺力和动员力,并在感受“铁军文化自信魅力”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从方法论意义上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要有内在实力,还要借助外在力量。中国文化原本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新四军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在当时作出重大贡献,不仅仅在于其吸收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华,也在于其吸纳了西方文化成果,做到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比如唱歌,不但唱《国民革命歌》,还唱《国际歌》;挂像,不但挂孙中山的像,还挂马克思、列宁的像;演戏,不光演《阿Q正传》《日出》等,也演苏联的《第四十一个》《清算》等。事实上,新四军的主要将领如叶挺、刘少奇、陈毅等都有海外经历,更能在文化建设中展现国际视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才能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分别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南京博物院馆员)

标签:新四军;文化建设;铁军精神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