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新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7-02 07: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 俊 李智利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认真总结和提炼核心价值观培育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是新时代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迫切需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就是因为党始终把培育和践行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能真正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而彰显出精神之“钙”的价值魅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丝毫也不能离开党的领导。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道路上必须坚持的根本前提。

  教育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渠道。一种价值观要实现思想凝聚与精神感召的本质功能,首先必须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其有所知、有所感,然后才能使之有所悟、有所为。不断加强教育宣传是党提高全民认识、增强全民意识、凝聚全民力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党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渠道。只有牢牢抓住教育宣传这一基本渠道,不断创新其方式方法,积极发挥其显著优势,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

  文化涵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抓手。党始终注重发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通过积极挖掘中华文化与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精神资源,大胆探索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成功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培育目的。当前,在文化软实力上升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焦点的新阶段,中华文化因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精髓而愈来愈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领力,今后仍然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

  实践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价值观只有体现于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其指导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功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通过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于多姿多彩的亲身实践中加深了对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增强了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时代的今天,只有继续把实践养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来对待和践行,才能不断把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保障。制度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真正得到长期、有效执行的刚性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正是逐步利用制度建设这一有效方式,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大政方针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共识和共同推进的伟大工程。70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没有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证,而仅仅依靠特定时期行政命令的推动或少数人崇高人格的感召,很难能够持久、有效地推进下去。70年的探索经验昭示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须在紧紧围绕现阶段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既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在微观层面加强具体衔接制度的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