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思想周刊·智库】产业扶贫 需有长效机制
2019-05-14 0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李荣川

智 见

作为贫困地区造血机制的关键一环,产业扶贫如何更好地助力贫困地区早日完成脱贫攻坚战?有些贫困地区已经“摘帽”“出列”,产业扶贫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又该如何制定?更重要的是,产业扶贫如何建立起长效机制,持续地为农村地区发展注入动力?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赴江苏宝应、贵州黎平、山西壶关、河南汤阴等地进行相关调研发现,产业扶贫政策带给贫困地区的不只是脱贫与增收,更是当地的生产形态的一次深度转型——由“种粮食为糊口,养猪为过年”的“类小农经济”生产形态,向着“种精品粮卖给顾客,养特色猪供给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型。

这种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初次转型的重点在于“建设”,建好扶贫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农业产业合作社,完成当地贫困户的组织转型和观念转型。二次转型的重点在于“发展”,在于如何让农特产品对接市场,让扶贫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很多情况下,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比完成短期任务更加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产业发展要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在项目实施初期比较容易完成,但是随着产业发展,不仅市场竞争加剧,而且产品的质量管理、农民的生产组织都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采取新的政策措施。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标签:产业;扶贫;机制;转型;地区;如何;发展;市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问题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