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新论|携手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2019-04-30 07: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文玲  
1
听新闻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首届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一道,擘画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两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共赢之路和廉洁之路。事实证明,这一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各国追求开放、联动发展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从更长远的历史发展周期和历史长河演化来看“一带一路”的重大价值。

  共建“一带一路”是塑造沿线国家平等、互助、互信大格局的重大举措,将开启新的全球化征程。“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一种更加主动的智慧设计,依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把欧亚大陆的存量资源全面盘活,依托各国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对接形成顶层设计,把分散、断裂和割裂的资源、生产、服务和消费连接起来,打造沿线国家平等、共享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使现有资源和要素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流通中实现增殖。这是对旧有全球化的一次大扬弃,将会推动世界从行政隔离走向互联,从民族分割走向合作,形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全球化社会和全球人类新文明。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场布局基础设施,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新革命,将有利于塑造全球互联互通超级网络版图。美国全球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指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品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取代分割成为全球组织新的范式。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导致了世界经济形态、经济表征与产业链接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大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超越了自然和政治地理边界,发挥实际效用的功能连接网络线将取代名义上的政治国境线,全球基础设施系统最终会变得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那样,有动脉和静脉,有毛细血管和细胞,支撑起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大大改善中国跟这些地区以及全球的连接程度,一场布局全球基础设施引发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已经开启,互联互通的世界超级网络版图将会形成。

  共建“一带一路”会引发全球财富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重构,将塑造和提升我国现代流通竞争力。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不断深化和加强,但这是建立在不平等国际治理体系和规则下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多极化和多元化的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地扩大和加深,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拓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全球化大流通时代,具有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流程化、混沌化和共享化的现代流通,将逐步成为涵盖全球生产、交易和销售后全过程循环流通的经济运行方式,并引发整个全球的产业革命。未来的全球化不再是某个单一国家的全球化,全球化大流通把所有国家的资源、生产、消费等全部纳入全球化现代流通这个大体系和大平台中,为这些国家平等参与和共享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流通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将是现代流通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下生产、金融、技术、知识和人才流动的博弈。中国提出的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适应了全球化大流通的发展趋势,为大部分都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的沿线国家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全球化提供了机遇。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所有沿线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全球财富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也将重构。同时,通过现代流通能力的打造和提升,将出现若干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聚散中心和现代流通中心,逐步形成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混沌化和多维立体的大流通格局,进而通过互动和联动,形成相关各国共同发展的布局。

  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了对广阔的欧亚非大陆、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将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应当说,古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彼时世界最早的跨国地缘经济认知活动,曾影响到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从古典形态演化为现代形态,成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最突出的意义在于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将有助于推进当前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促进欧亚非大陆各国的经济发展,使“一带一路”成为欧亚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巨大的地缘经济发展传动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传动带。从关税同盟到自由贸易区,从单一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以及贸易投资合作,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以及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格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缘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是其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其涉及的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促进欧亚非大陆之间的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世界各文化、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协同共进。“一带一路”期待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砥砺和相互发明,能够产生更具宽容精神的共同进化,这比单极世界展示的世界图景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和平”。就此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一种突破与创新。

  共建“一带一路”是搭建各国和全球公民共享的“百花园”,将重塑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秩序和新规则。互联互通是当今和未来全球社会的基础,是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复杂的全球体系演变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的认知革命,使得全球维度成为一种新的思考基准线。在这样的体系下,各国经济会更加融合,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更加紧密,全球人口流动性更大,全球公民新概念、全球通行证、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全球性融合的人类新文明开始出现,全球秩序也不再是一个自上而下支配或控制的某种体系,而是需要一个满足人类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的平等、平行网络结构,不断增长的参与者在网络中相互依存。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在国际秩序重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沿线国家“促合作、谋发展”的最大利益诉求,突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时代主题。主动与沿线国家进行开放式合作,主动去寻找和放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群体的重叠认识和重叠价值,以共同认知、共同理念和共同行动创造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物质财富,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提供新模式、树立新标杆,将深刻影响全球化进程,形成一套有别于西方国家主导、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秩序和新规则,将有利于沿线国家携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携手共建更加和平、美好、公平、公正、开放、包容,令更多人民感到幸福的21世纪人类新文明。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标签:全球化;互联互通;共建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