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在教育领域,快速生长的信息高速路,让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9月26日,交汇点记者跟随“E路同行 智惠江苏——教育篇”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美丽的苏州,体验了一把“智慧教育”带来的全新教学方式。
全息学习:无时、无处、无人不在
“因为他把东西一股脑地放进书包里,所以他找不到东西。”这是常熟实验小学盛天易同学二年级时,在观看了动漫《大耳朵图图》的片段后,回答老师提出“图图为什么找不到毽子”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全部通过手机APP在课前完成。盛天仪还在答案中说“要把东西归类,这样就能快速找到东西”。数学老师钱老师表示,通过看动漫和思考问题,孩子在课前已经认识到“分类”的意义,课堂教学就变得容易很多。
钱老师使用的全息学习云平台,是常熟实验小学“全息学习”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一平台,老师能够采用多媒体手段布置各项学习任务,让孩子结合学校课程,自主完成课外学习;老师还能通过它,完成学习评价,并收集、分类、分析这些信息,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的记录;同学之间也能在平台上互相交流,思维碰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手机、pad,不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在家里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非常便捷。”五年级学生陈奕菲的妈妈告诉交汇点记者,陈奕菲从二年级时开始使用全息学习云平台。陈奕菲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整理书包”的作业后,上传了视频,“当老师和小伙伴纷纷在平台点赞时,她可高兴了!”
线上直播,把课堂带在身边
百年名校苏州三中,针对同学们学习的需要,为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个性化辅导送到学生家门口,建立了基于线上教育中心平台的直播/录播系统。苏州三中的王翔老师向记者演示了网课的直播过程,并表示这些设备让他能够像平时上课一样“一边写一边说”,也能够和线下收看直播的同学实时互动,如果需要板书,能够通过手写板进行批注和演示。直播的课程也会同步录制,同学们可以收看回放,巩固学习效果。与课外补习班相比,学校开设的在线课程费用全免,对学生更为方便。“坐在家里就能听课”,高二七班的陆仪文同学告诉记者:“外面的补习机构很难跟上学校的进度,网课九门课都有,根据学校的进度讲,我们可以跟着巩固或者提前预习。”
苏州三中还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到教学中,它能够采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及考试数据,辅助老师实施“靶向教学”,还可以个性化推送供学生在线作答的练习,帮助同学们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系统中“一键导出错题”的功能很受同学欢迎。陆仪文说,有了这个功能,她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用本子抄录错题,而且老师上课的批注笔迹都有保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随着信息化的变革,教育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课堂内外、课前课后完全融为一体,孩子们的自主性、互动性在这种新学习形式中蓬勃生长。正如苏州三中校长戴永说所说:“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非常深刻的教育革命。”
交汇点记者 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