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2位院士专家担当“最强大脑”
——本刊首批科学顾问与您见面
2018-11-28 07: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1
听新闻

  播下科学种子,根植科学精神,扶植科创幼苗,守望科创森林。2018年5月9日正式创刊的新华日报《科技周刊》已经走过29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江苏一线科技创新、瞄准日常科技生活,站在创新、发展的前沿,持续给力“第一动力”,助推江苏的创新驱动发展。

  与此同时,从盛夏到金秋,《科技周刊》陆续拜访科技名家,寻访“最强大脑”,先后聘请了吴孟超、倪光南、都有为、顾晓松、常进、张国良、金力、刘亚东、欧阳平凯、王泽山、王会军、王建国共12名科技顾问,组成“科学智囊”,为新华日报《科技周刊》提供前瞻性智力支持,发掘科学力量的不尽源泉。

  首批“科学智囊”团队中,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覆盖了医学、材料、计算机、生物化学、天文在内的广袤领域,他们或成长于江苏,或扎根于江苏,或与江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将他们和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共同使命和担当,还有助推江苏创新发展的美好心愿。顾问们不仅为周刊送上了饱含期待的寄语,和周刊保持着活跃的互动关系,还时常为周刊释疑解惑,建言献策,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热忱和睿智,也学到了大学者身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奉献精神。

  吴孟超

  本刊聘请的首位顾问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院士,他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在他的带领下,我国肝胆外科有了“五世同堂”的强大人才阵容。今年吴孟超在徐州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将他和江苏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周刊第二期“星光版”刊登了他来徐州建立院士工作站的通讯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面对《科技周刊》的邀约,吴老很爽快地一口答应。他还高度评价了《科技周刊》有科普有趣味,对《科技周刊》“三个瞄准”的办刊导向十分赞赏。

  都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的工作日程十分紧凑。周刊记者初次联系都院士的时候,他正在新加坡出差,回来后不久在安徽还有一场科研活动。收到邀请后,都院士丝毫没有摆架子,十分谦虚地表示,“我的知识面有限,可以在自己了解的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他还特地提出,需要的时候随时联系。得知我们想登门拜访求教的时候,他又特地挤出时间,畅谈自己关注已久的“创新之问”。

  常进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为我们介绍了暗物质卫星“悟空”的工作情况,探索宇宙奥秘的“悟空”在外界看来颇为神秘,但常进表示科学不是违背规律的奇思妙想,必须要有数据的实证支持。他赠送给周刊《寻找暗物质》的科普书和“悟空”的仿真模型,希望《科技周刊》能够继续致力于科学传播,发挥自身影响力,引领科技创新。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在泰州接受了《科技周刊》的聘任,虽然工作生活在上海,他却自称是半个泰州人,至今他已经为泰州的人群队列建设深耕细作11年,建立了医疗大数据的共享平台。在他看来,一个遗传学家不仅要有自己的科学研究,还要为中国科学未来发展做好科研能力的建设,用生命数据破解中国人健康密码,他特意寄语周刊,“科学为健康服务”。

  欧阳平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原主席欧阳平凯在受聘顾问前,就曾在“星光版”上有一则专访《创新,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跑》,引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鸣。在聘任仪式后,他还和记者交流了周刊关于“海水稻”的报道,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应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创新离不开国情的现实土壤,中国必须要创新农业,做化工的学者应该跳出窠臼,振兴农业经济。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教授赞扬了《科技周刊》致力于科学传播的精神,尽管科研工作繁重,身为南京江北新区科协主席的他对科普工作向来热心。他对我们非常关注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高风险低认知”的状况,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中的误区。他希望《科技周刊》能够致力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他对南京有着特殊的感情。倪院士非常高兴受聘成为《科技周刊》的科学顾问,但79岁的他工作日程却安排得如同超人般节奏,直到“2018CFF BDCI大数据与计算机智能大赛”在北京举行期间,《科技周刊》记者终于能够和倪院士面对面,为他送上科学顾问聘书。当倪院士了解到《新华日报》是目前全国省级党报中唯一每周拿出四个版刊登科技报道的报纸时,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对这样的办报理念非常赞同。

  张国良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是企业科技创新带头人,“我就是爱发明”是他的宣言和生活写照。从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他对科技企业创新别有洞见,“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创新是传统企业能够生存和获利的唯一方法。在交流中他还严肃地提出,中国高科技产品,如果比别人差一点点,就无法占领市场,技术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有市场有应用才会有科技进步。

  刘亚东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是倡导科学精神的“网红”总编,他在“交汇点”公开课的课堂上畅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并欣然接受《科技周刊》科学顾问的聘书。在他看来,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一条既不排斥拿来主义,又强调以我为主的知易行难之路,它是开放的,又是自主的,是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自主创新。

  王泽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笑称自己是《新华日报》的“老朋友”,今年报社也曾多次采访他。尽管刚从祖国边疆的实验基地回来,一路风尘仆仆的王泽山还是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周刊的聘任。他认真地把聘书放在了自己办公室的书桌上,他说,做科研工作,要对国家、对人民有担当,希望《科技周刊》亦能如此。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在30多个城市完成了数十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着力量。他希望《科技周刊》把科学家们的观点通俗表达出来,让更多百姓了解科学真谛,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他欣然为《科技周刊》题词:“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开创未来”。

  记者 杨频萍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