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智库丨以“换道超车”实现价值链“中段崛起”
2018-10-09 07: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蔚菊  
1
听新闻

  决策眼

  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命脉,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制造业转型作为“重头戏”。

  把制造业转型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必须充分认识到,江苏制造业在取得突出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进一步转型的客观要求十分迫切。

  其一,不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徘徊在1%左右,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超过2.5%,低研发投入强度明显制约了企业创新和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同时,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和成果转化率也较低,平均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仪器和设备原价仅为361.2万元,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47.5%得到实施。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偏低,新产品产值率不到20%,远低于制造业强国50%以上的水平。

  其二,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少、自主品牌少。即便在一些制造业优势产业领域,江苏也明显缺乏领军型企业。例如,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总体规模也较大,却没有一家像华为、华大基因、大疆无人机那样的龙头企业。自主品牌少,则更是江苏制造业的一条短腿。例如,江苏汽车产业产量很大,有多家“超百亿”销售规模的企业,甚至还不乏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那样的高端汽车企业。但是,整个江苏却没有一个自主汽车品牌。

  其三,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亟待提升。与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相比,目前江苏制造业还缺少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已有产业集群的小规模和小辐射力使得制造业对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影响力不强,难以有效构建起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不少制造业产品利润率较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体的竞争优势比较单一。同时,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还偏低,占制造业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企业“小、散、低”的现状较为普遍,整体的产业层次亟待提高。

  其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队伍支撑尚不到位。数据表明,在江苏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里,只有不到10%的企业拥有“双创工程”和“333工程”等人才工程的重点人才和团队,每家企业平均拥有高级专家不到2人。从全省范围看,不但制造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得不到满足,而且一些企业需要的大量技工型专业人才也得不到保证。人才队伍的支撑尚不到位,将严重制约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把制造业转型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最关键的是要从多维度采取措施,真正有效地促使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

  选择以“换道超车”实现价值链“中段崛起”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全球价值链曲线的演变趋势是:价值链的中段因为加工环节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价值增值环节,其结果是关键增值环节可能同时集中于标准规则制定、智能制造和个性化集成三个阶段,原有的价值链曲线相应地逐渐趋平。江苏应该依据全球价值链曲线的演变趋势,跳出传统“微笑曲线”的思维逻辑,选择以“换道超车”实现价值链“中段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这条新路径的本质就是以“中段崛起”带动“两端抬高”来实现制造业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制造业整体跃升。一方面,要做强产业链中段的加工制造环节,以智能制造替代传统制造,推动价值链“中段崛起”。另一方面,要着力带动“两端抬高”,以智能制造过程的提升来推进研发设计及品牌打造水平的提升。

  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争取大幅度提高创新活跃度。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技术攻关,推动江苏智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汇聚和放大江苏的科教优势,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着力打造江苏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技术交叉融合,强化创新探索意识,鼓励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争取获得独特技术的颠覆性效果。

  大力培育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本土领军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本土龙头企业向集团方向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牵动效应。要将本土企业名优特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前提下,优先选择本土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巧妙的品牌运作,强化江苏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和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层次。要对标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通过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来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制度成本,提高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逐步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彻底改变企业“小、散、低”的现状,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层次。

  强化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要注重把顶尖人才引入制造业,引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统筹省技术研发方面的财政资金,对企业引进、培养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人才给予奖励。引导省内高校、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开设先进制造业专业课程,与企业合作培养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持各市、县(区)加快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平台、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训。

  (作者为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