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人文周刊·记录】人生,没有退休一说
2018-09-14 10:06: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策划本期选题时,人文周刊众编辑于脑力发散中逐渐聚焦于一点:别再说什么退休老人发挥余热了,这个观点Out(过时)了。

  Out在哪里?现代认知中,老不老,心理大于生理。以永不枯竭的好奇心,活力四射的思想力,积极有为的进取状态,能超越年龄的障碍,呈现出常青的生命色彩。和那些生理年轻,却早已思维迟钝、保守封闭的人相比,谁更老呢?

  这样的人生,永远热气腾腾,并无所谓“余热”。“余”暗含余下、多余之意,既是对60+人士的不尊重,也不是对人生阶段的正解。

  我们在北京和南京选择了三位退休人士。他们在60岁以后,开启了新的人生。工作岗位是退了,人生不退不休,一直在前进。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新的人生富有更多的社会担当、创意思维、开放视野,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

  “花甲少年”汶川义教“创造课”

  教师节,北京市退休职工张力平在朋友圈晒出了一组照片: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整整齐齐站在一起,捧着一张张合影、课外书,冲着镜头绽放如花的笑靥。他们,是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的学生。

  “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孩子们的天真问候,让张力平、朱辰夫妇欣慰:义教,没有白教,他们精心开发的选修课,将创造力的种子撒进了邛崃山深处汶川孩子的心田。

  在人大附中开发出明星课程

  初二物理教材要求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从生活角度了解力学原理。

  富有创意的北京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决定为此开一堂选修课“自行车与物理”,学校物色到的人选是附中校友朱辰。朱辰在工厂当过工人,学机械专业,在全总工作期间开始创造学研究,并且数十年钟情于此。

  2010年,“动手动脑学创造”实践选修课就此诞生,以训练动手动脑能力为主,一个学期总共10次课,课程要求学生将自行车全部解体、复原,并通过了解自行车结构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朱辰讲课,不仅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这堂富有创造力的明星选修课,曾被《北京青年报》整版报道。

  2014年,夫妇俩退休了。但他们脑子里的创造力思维没有退休,反而更加火花四冒。北京集中着优势教育资源,自己开发的创造力课程,能否教给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他们想寻找合适的学校去义教。这个梦想,夫妇俩志同道合。张力平是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连续十年在北京动物园做义工。

  2017年,家中最后一位长辈去世,他们才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2018年3月下旬,朱辰夫妇开着车离开了北京,开始了“花甲少年”的逐梦之旅。但此时,接收他们的学校,并不知道在哪里。他们托人在四川寻找感兴趣的学校。张力平在4月9日的日记里写道:这是我们第一次为自己和选修课向外界发出信息。先生30多年上百场讲座、四年选修课都是人追人、课找人……我们俩共同的心愿就是退休后能够做与名利无关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其中主要一件事就是去教育资源匮乏相对贫困的地方义教。

  汶川孩子有了新奇课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当义工期间,耿达中学终于联系上了。

  耿达一贯制学校的灾后重建校园硬件设施很好,但学生流失严重,留下的生源文化基础相对弱些。朱辰夫妇面临挑战:人大附中是顶尖学校优质生源,他们爱上的课,这里的孩子也爱上吗?

  夫妇俩在学校单身宿舍住下来,利用每天晚上7点半至9点晚自习时间,给学生开一期课。计划招募12位同学,却有32人报名,最终确定17人,年级分布涵盖初一到高二,是历次选修课中年级和年龄跨度最大的。

  朱辰不准备把孩子们教成技艺娴熟的修车匠,而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在他们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他们买来五辆自行车和十套工具,对学生们说,车身上凡是能够拆卸下来的零件,通通“大卸八块”,目标是把它们再装回去,跟刚买来的时候一个样。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奔着拆车、装车而去时,却发现老师还有各种要求。

  比如,每次正式上课前,学生们要向“创新智库”(其实是一个小瓶子)里投两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的、有待改进和改良的地方。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常常闪烁着令人惊喜的火花。刘丹写道:在夜晚,相向而来的两辆车发出的强光可能引发事故,能不能发明一种特殊的车灯,当两束强光相遇时,灯光自动变弱?朱杨写道:发明一种不需要钥匙的门,用脸识别就可以自动开门,是不是特别霸气?

  比如,拆装过程中,要知道如何收管所有零件,一一记录,精心包裹标注部位,遗失了得自己找回来。于是,丢了零件的高二队不得不翻垃圾寻找丢失的零件,直至把王青松同学熏呕吐。寻找零件的过程中,需要回忆前闸线怎么拆卸的,为什么把钢丝抽出来?这些经验和教训,让孩子们学到太多了。

  最后一堂课,孩子们经过团队合作,终于把拆卸的自行车重新装回去,各组纷纷拍照留影,那种欣喜,是常规的教学课上看不到的。

  耿达的课程结束,夫妇俩又去了映秀七一中学,这里有28名同学热情报名上课,一轮动手与创造的欢快旅程再次启动。

  12万字日记记录生命的激发

  在汶川义教期间,张力平写下了12万字日记。“动手动脑学创造”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激发的巨大变化,在她笔下纤毫毕现,动人心肠。

  学生要交课堂小结——

  在这次动手动脑学创造选修课中,我深深感受到人要思考,不然就会一落千丈,就不是什么高级动物,和下等生物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不想落后,我要创新,我要接受别人的建议,也要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做一个发展创新的人,而不是一个死板的书呆子。——初一陆明亮

  来报名参加这门选修课时,说真话,我一点都不知道这门课讲的是什么,就是想听听北京老师讲的课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是什么样的。当听完一节课后,带给我最大的收益就是思维方法。在思考问题时,带上“怎么,为什么,是什么”,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同一问题,这对于我有莫大帮助。这几天我们都在拆自行车,看着简单,却包含着很多东西:团队合作,对机械的了解,怎么使用工具,怎么整理总结,规划行动步骤。等等。——高二杨廷杰

  课程结束,要交总结。

  我从来都没有上过什么选修课,对它充满了疑问,什么是选修课?是不是和正常上课一样?结果我的好奇心被一点一点吸引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门课,在这几节课中我知道了:有一个好的团队,就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这世界就会完美。在这里,我想对这两位老师说:“谢谢你们!”虽然我不是最完美的。我有很多很多话想说,我现在都想哭了,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条件。——董明坤

  怕离别的场面,张力平、朱辰是趁着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开走了北京牌照的黑色小车,留下了给孩子们的信:

  在困难面前,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一辆辆行驶零公里的自行车被你们解体成七零八落,但转眼之间又在你们的手中亭亭玉立。自行车——人类历史上靠人力驱动的最为精密的机械,是你们用头脑和双手把它进行了第二次组合。

  你们只要坚守一个信念: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学习。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用什么方法去梳理自己已学到的知识。记住:启动右脑的形象思维,把那些基础知识都以图形化的方式整理并储存起来。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为你们祝福。

  本报记者 冯圆芳 王晓映

  

标签:村落;他们;王喜根;什么;孩子;古镇;一个;退休;人生;选修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