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创|构建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2018-06-27 08: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红梅  
1
听新闻

  余萍 摄

  智库

  新常态下,如何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强劲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的供给侧改革,从而帮助解决当前江苏经济供需错配的问题?日前,来自我省创新一线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认为应以科技创新推动过剩产能和过剩库存的内部消化,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协助解决经济粗放型发展的后遗症,提升江苏转型发展速率。

  江苏聚力创新基石坚实

  “眼下,江苏产业结构已发生了标志性变化,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8.6%,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第一次变化为‘三二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初步构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朱婷婷介绍说,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占比明显提升。同时,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业投资占比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也有了较大进步。另外,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也较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1%。

  据了解,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突破九千亿,达到了9617.1亿元,占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七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我省财政收入突破八千亿,达到了8028亿元,同比增长11%。这些都说明经济的内在运行质量是好的。

  统计显示,我省创新人才要素总量超过1500万人,拥有137所普通高校、184.9万在校大学生,位居全国第一。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15家,居全国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770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708家。江苏还大力发展省部合作、省院合作、校地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5万项,建有校企联盟超万家,院士工作站32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超过70个。

  “近年来,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增幅列全国第一,实现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双夺冠。”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分析说,再加上江苏人才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万亿大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万家,这些都成为江苏推动聚力创新的坚实基石。

  破解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困境

  把脉江苏创新发展现状,专家认为有几大“坎”需要迈过。

  “首先核心技术突破不畅,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困境有待破解。”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戚湧分析说,江苏产业核心技术较少,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两头在外”,产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的产业链低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低于美国35% 的水平。企业绝大多数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尤其是大多数出口企业属于贴牌和代工,自主品牌比重略高于15%,而浙江达到25%,广东接近23%,韩国已超过60%。

  “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朱婷婷认为,江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国领先,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虽然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列,但知识创新能力低于北京,知识获取能力低于上海,在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上,前10名榜单中无一家江苏企业。同时,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已达2.55%,但仍低于硅谷所在加州的4.7% 和“生物医药之都”马里兰州的6.2%。

  “人才优先发展通道不畅,‘有高原无高峰’窘境也有待解决。”范从来表示,江苏人才资源高度集聚,但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紧缺,一流大学和高端成果缺乏。在“2015 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共三所,我省无高校入选,同时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国际重要科研社团担任职务,获得国际性权威科学奖的人数就更少。

  “解放思想观念束缚不畅,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除。”戚湧说,目前江苏仍然存在着很多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如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保护创新行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落实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落地较难,人才评价、发现、流动、使用等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氛围有待浓厚等。

  打造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在新常态下,江苏科技创新如何才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有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范从来建言,江苏应大力完善产业技术研发网络,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打造一批全球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应着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探索“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还应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鼓励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加入世界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强一流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有助攻破核心技术难题。”戚湧说,江苏可大力打造一批应用型研究所,推动建立一批与产业密切结合的应用导向研究所,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可着力推进重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大力推进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大学建设也势在必行,如此可强化创新源头作用。

  “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将大大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朱婷婷建议,江苏应构建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和《江苏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搭建工业大数据开放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重点行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可创优产业创新环境。”戚湧说,江苏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在我省设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优质服务。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高地,建设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深入开展“千人万企”“百院百校”科技政策服务行动,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政策培训宣讲活动。可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打造高端人才集中居住服务区,增加对草根的“车库文化”的包容性,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也是推动聚力创新的关键。”范从来建议,江苏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省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释放人才活力的流动配置机制,强化实践能力评价。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也很重要,江苏应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高校院所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转让收益的限制,让科技工作者真正实现“名利双收”。

  记者 吴红梅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