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科技周刊·星光】他是一本大写的教科书
2018-05-09 07: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刘玉海:王泽山院士的90级硕士研究生、93级博士研究生,曾任南理工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泽山时任所长)

  王老师住在529栋501室的时候,房子很小,非常拥挤,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书,摆满了桌面、床面和地面,王老师就埋头在书堆中钻研。南理工第一批集资建房时,王老师还住在狭小简陋的501室,但是却用结余经费给课题组的年轻人潘仁明、朱立明、何卫东买了南理工第一批集资新房,直到南理工最后一批集资建房时,他才买了房子。

  王老师从系副主任转做科研人员时,没经费建研究所和实验室,王老师就拿课题结余经费在南炮场自己盖房,改建实验室,亲自参与设计电路、水路,做试验台的支架,等等。从那里起步,王老师和课题组专心搞科研和学术研究,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超越,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防,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老师出差,从来不住单间,给他预定的单人间他都退掉,和课题组成员挤在一起,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实验室建设。后来王老师和课题组用省下来的课题经费,建设了南京理工大学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和办公室。

  在科研上,王老师非常鼓励和提携年轻人,在取得成功之际,他也总是把成绩归于大家。在一次研究所的会议上,王老师说:“‘药筒斜肩部装药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不是我的,这个虽然是我提出的问题,但是是刘玉海最终解答的,所以不是我的,是刘玉海的。”后来,在专利完成人名字上,第一完成人写的就是我。

  在课题组,王老师会首先提出科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然后对大家进行开放式指导,注重研究与实践的相结合,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平台,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听取每个人建议,帮助学生最终寻找出科学答案。

  王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身上的那种追求超越的思维模式对我影响很深。在王老师的团队里,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开始。王老师常说,搞研究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多想一步,不去重复别人的老路。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他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带学生的,在我们做科研时,王老师经常会问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要求我们去做创新性工作,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去做别人没做到的事情。

  这个看似普通的男人,影响了我一辈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王泽山院士的86级硕士研究生,现任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我是1986年开始投入到王老师门下的,现在还清楚记得第一次与王老师见面的情景,那是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去王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了一位衣着朴素、言语不多、语速不快、戴着塑料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男人,影响了我一辈子。

  我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第一个开展“废弃火炸药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的(该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时王老师用简明的语言给我交代了项目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肩负的责任以及目标和任务,同时一对一地给我上了一堂关于科研方法论的课程,反复叮嘱我做科研一定要透过“现象”追求“本质”,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并解决了问题之后,还要追问“还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自接受该项目后,我基本是不分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整天埋头在实验室做研究,遇到具体的问题我会随时向王老师请教,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白天晚上,或是周六周日,总能随时、随地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找到王老师(除非出差中)。在王老师的指导之下,我第一年就完成了实验室阶段的研究成果。

  紧接着是中试和现场应用研究,在该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有一件事,我终生难忘。那是1987(或1988)年的暑假,烈日炎炎,我们需要到某铁矿进行中试和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由于实验设备较重、再加上铁矿现场道路泥泞不平,运输车陷到了泥坑中,虽然我们想尽了可能的办法但还是无济于事。这时看到王老师直接走到车尾,用他那并不强壮的肩膀扛起后车厢,同时组织大家扛的扛、推的推,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车子终于被推出了泥坑。但由于车轮的快速旋转,弄得老师满脸满身都是泥巴,可老师还笑呵呵跟大家开起玩笑,“如果拍电影我们都不用化妆了”。在后来几天的整个现场试验中,王老师始终顶着40多度的高温,一直与我们战斗在试验第一线,我们中途多次劝他到车里歇一歇,可他始终没有去。

  王老师这种不管春夏秋冬、不问南方北方始终坚持在实验现场第一线的习惯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最近还听师弟们说到,尽管王老师已经80岁高龄,还经常带青年人和研究生在内蒙古、东北等靶场进行野外实验。冬日的北方室外温度达到零下近三十度,就连做实验用的一些仪器都要“罢工”了,可王老师还和年轻人一样,在外面一呆就是一整天,他还开玩笑地说:“就是因为我自己天生低温感,所以才能发明低温感含能材料。”在跟随王老师求学的几年,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体验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领悟了“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的真谛。

  他最舍不得的是时间

  装药研究所退休教师徐复铭:王泽山团队成员,曾先后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我是在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后首批回到母校火药专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王院士当时是火药教研室的主任。1981年毕业留校工作以后,我一直在他属下工作,他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王泽山院士对专业的热爱和执着是接近他的师生都知道的。收集、整理和阅读国外文献资料是他的一个习惯,我曾经帮助他整理过一部分他在“文革”时期收集的国外专业文献资料,其中许多还是由缩微胶卷放大翻拍而来的。他非常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可以经常看到他与火炮机械、内外弹道、弹丸引信、爆炸理论、材料等学科的专家教授讨论问题。在他所主持的课题立项时通常已经包含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在试验现场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王院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校原副院长、我国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就是他最为敬重的老前辈之一。解放前夕,祝老在一次组织迫击炮敌前试射时,不幸被突然爆炸的弹药炸去右臂,但祝老仍鼓励引导自己女儿选择火炸药专业学习。王院士每每提起这些往事,对祝老的无比敬重,溢于言表。他对三系老主任、化工专家肖学忠教授、火药教研室创始人赵子立教授同样是十分敬重,王院士工作再忙,每年都要抽出时间登门拜访他们两位,向他们报告介绍自己的工作,嘘寒问暖。他还邀请两位老主任肖学忠教授和赵子立教授专门为全系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拓展出谋划策。几年前,肖学忠老教授走了。恩师的离去使王院士内心难过许久。现在赵子立教授已是年过百岁的老寿星,每年去探望赵老先生仍然是王院士必定会安排的日程。

  他很珍惜时间,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每一次重大试验前,他总是会拿出一份周密详细、打印清楚的大纲分发给有关参试人员,以使大家心中有数,提高工作效率。他不太愿意把时间消耗在像会后聚餐这样的场合,我曾与他一起参加过一些会议,到会议结束安排参会人员聚餐时,他会轻声告诉我,代他“请假”。为了节省时间,王院士年近70岁时考了驾照,购买了一台10万刚出头的紧凑型轿车。这样平时上下班或周边出差,他就可以自己开车了,如今这台车已经开了十来年,不久前我曾建议他可以换了,他笑着对我说,“这台车性能挺好的,够用了”。他远道出差开会、参加试验通常都是坐出租车。时间长了,他甚至与一些出租车司机建立了信任和友谊。

标签:老师;院士;研究;问题;王泽山;实验室;大家;工作;自己;我们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