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苏州炫之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这是阳澄湖镇第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这个以农业和文化著称的小镇正逐渐成为又一个上市(挂牌)企业集聚区。
苏州炫之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要靠发展来实现。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阳澄湖镇通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进招商引智、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富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坚持问题导向,紧抓企业精准服务
“有求必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在前不久召开的阳澄湖镇企业上市座谈会上,镇党委书记惠林方向企业家们许下了这16字承诺,这也是阳澄湖镇“店小二”精神的真实写照。
阳澄湖镇上市企业座谈会
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项目2018年落户阳澄湖,同年8月27日土地挂牌结束,9月25日取得不动产权证,9月3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从挂牌结束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了不到40天,成为相城区实行并联审批改革后第一个试行成功的项目。
在项目落地方面,阳澄湖镇不断优化“管家式”服务,实现全流程“私人订制”。在政策支持上,阳澄湖镇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阳澄湖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配套扶持政策》,对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加大资金补助,发挥一批优质企业的“头雁效应”。
为了让企业留得住人才,阳澄湖镇还在配套设施上了功夫。据了解,阳澄湖镇明年将在阳澄科技产业园内新建一所幼儿园。未来五年内,还将新建一所以沈周艺术文化为特色的国际幼儿园、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学校以及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实现“学有所教”“学有优教”。近期,阳澄湖镇还将与区国资公司及园区合作,建设占地30亩,近5万方的城市综合体。
阳澄科技产业园
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推进双招双引
北京投资推介会、上海投资推介会、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苏州相城经贸恳谈周……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建设等发展机遇来临,阳澄湖镇加快了招商引资的脚步。
今年,阳澄湖镇紧扣精密智能制造、电子电器、先进材料、家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紧盯标杆性企业和引领性项目,积极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共举办和参加招商活动6场,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25.3亿元,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努力打造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此外,阳澄湖镇还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和“产才融合”,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及项目,组织企业家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纽带,提升先进材料、智能制造水平。
目前,阳澄湖镇拥有规上企业78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8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拥有高层次人才598名,其中国家特聘专家3名、省“双创”人才2名、姑苏领军人才1名、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7名。
坚持行业领先,紧抓本土企业培育
在炫之彩南侧数百米,是阳澄湖镇的另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防爆电器、防爆灯具”这个细分领域主持和参与制定了30余项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今年预计税收超5000万,明年预计突破7000万,正朝着全镇首个税收超亿元企业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阳澄湖镇加快对本土优质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瞄准细分领域中的“高精尖特”领域,勇于争第一,敢于创唯一,致力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小巨人企业”。
据悉,阳澄湖镇计划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上市(挂牌)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10家以上,其中至少4-5家企业主板上市;规上企业达到80家以上,规上企业产值比重提高至75%以上;超亿元企业数量翻一番,5亿元以上企业3家以上,1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亿元税收企业2家,千万税收企业20家。
坚持发展质量,紧抓企业转型升级
在加快项目引进和培育本土企业的同时,阳澄湖镇也狠抓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在苏州大原电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位员工正在十几台智能生产设备之间来回忙碌。据介绍,这样一台机器代替了原来14个员工的工作量,而且精准度更高,效益更好。
近年来,阳澄湖镇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加快机器换人进度,引导企业建智能车间、无人车间,创智能工厂,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实现“鸟枪换炮”。
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根本上还要靠创新这一“活水”。阳澄湖镇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政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引导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老树开新花”。
在管理企业方面,阳澄湖镇遵循“亩产论英雄”的原则,以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和供给政策覆盖全域经济体,在用能、排污、租金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通过市场倒逼机制,全镇淘汰了“散乱污”、印染、零税收等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为新旧动能转换腾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