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医疗、住房、出行……这些民生实事关系到群众的最切身利益,牵动着群众最直接的幸福感。近年来,市审计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看护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助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审计力度和服务温度,努力书写温暖民心的审计答卷。
“我们坚持把审计立项当课题研究,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着实增强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三年来,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市审计机关共安排民生审计项目37个,涉及养老、住房、就业、粮食储备、医疗、教育、惠农补贴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再次围绕医药卫生、住宅维修、校园食品等方面,统筹实施民生审计项目10余个。
方向明确了,具体怎么审?审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采用“业务+数据”的双主审模式,广泛采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外部数据,运用多种编程工具开展数据碰撞分析,通过协同配合、数据共享基本实现数字化审计。各审计小组密切配合,提高综合分析关联度,快速锁定疑点线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利剑”作用,推动180余项问题有效整改,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市审计局还发挥“党建+审计”融合作用,将“红心立审守护民生”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审计部门积极组织各基层党支部走上街头、下沉社区、深入医院等,开展民生志愿服务12场85人次。同时建立“党小组+审计组”工作模式,把学习讨论、组织生活、廉政谈话等延伸至审计一线,多次与被审计单位结对共建,共同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合、双促进、共提升。
民生审计的“温度”,还要通过“力度”来体现,要确保审计问题能改、真改、改实。市审计局全面梳理2024年以来民生审计项目查出的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类型、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实行审计事项整改建账、督办、销号全过程动态管理,逐项压实整改责任。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积极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跟踪整改情况,从治理层面全面分析总结,推动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对同类问题风险进行排查、化解,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近两年来,市审计局推动民政、人社、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系统出台保障类制度56项,助力化解民生领域矛盾风险,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把民生审计这个‘重头戏'唱好,就是审计部门为群众办实事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审计机关将继续紧扣民生事业发展,重点跟进民生资金使用和项目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守护民生“钱袋子”,答好民生“幸福卷”。本报记者 陶立波 本报通讯员 赵小芹 朱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