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镇江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暨镇江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在南山北广场隆重举行,来自镇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60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从糖画、剪纸、泥叫叫等非遗文化教学,到理发、按摩、维修等便民服务,再到垃圾分类、法律知识、防诈骗等咨询讲解服务。据统计,全市现有注册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3994支,注册志愿者达64.29万名,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0.03%。
春风渐暖,镇江大地,学习雷锋的热潮已涌动不息。
活动现场,镇江市雷锋车队队长、全国“最美出租车司机”、全国最美志愿者朱启明正在展台前卖力地介绍着。作为镇江志愿服务中的一张“闪亮名片”,雷锋车队自2010年成立以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展爱心送考、扶弱帮残、敬老爱幼、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已连续13年开展圆梦微心愿项目,为近2000名孩子实现了小心愿。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镇江大地激起了澎湃巨浪,脱贫攻坚、产业升级、和美家园,一项项成绩的“突破”背后都有着志愿者坚定的身影。在句容市边城镇,有一个“幸福菜篮”蔬菜基地,一支由74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时刻在线。“我们创新建立了‘一组三帮’的模式,即一支帮扶小组对接一个基地项目,帮管理、帮销售、帮技术指导,形成长效化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为农户种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保姆式’精准服务。”边城镇“幸福菜篮”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笪倩倩介绍,今年,基地开始探索“线上云种菜,线下采摘游”的助农销售新模式,团队的主播全程直播蔬菜种植过程,在蔬菜成熟上市前进行“预售”,用订单式实现助农“精准化”。
弘扬雷锋精神,青年当仁不让。“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中华骨髓库中来。”活动现场,我省首例女性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戚熙娟边向市民们热心讲解,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边呼吁现场的年轻人,奉献爱心,鼓起勇气,积极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就在戚熙娟讲述时,江苏大学大一学生陈豪现场报名,在填写了相关档案后,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并现场采集了样本。“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义,希望在未来某些人需要我的造血干细胞的时候,我能够及时得到通知,并且能成功匹配。”
奉献需要榜样,微光汇聚力量。在陈豪采样期间,又有几位年轻人陆续填写起“申请表”。
同样是镇江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年轻力量,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护理学院的“博爱青春”志愿者团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连续开展了急救知识普及、爱心公益支教等20多场“守护生命,为爱前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近年来,镇江以“大爱镇江”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涌现出一批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据统计,全市现有注册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3994支,注册志愿者达64.29万名,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0.03%;全市涌现出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0个,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人口占全省总数4%的镇江,捐髓志愿者占全省十分之一。
在活动现场,刚刚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50个)称号的镇江特教中心教师陈志兰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表倡议,倡导大家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薪火相传一甲子,雷锋精神永清晰。如今,志愿者们用鲜活的故事不断演绎和诠释着大爱的内涵,凡人善举、从善如流成为城市风尚,铸就了“大爱之城”的美誉,提升着文明镇江的新高度。在微光如炬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镇江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志愿有我”成为时代的新风尚。(记者 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