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日扬州讯 “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一首悠扬婉转的扬州清曲《茉莉花》传唱在扬州石油山庄社区小朋友们的口中。当古老的扬州清曲艺术,遇上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扬州方言也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近日,扬州市邗江区石油山庄社区“油润心田”公益学堂联合扬州大学文学院“乡里寻音”实践团,以“解码乡音,趣味推普”为主题开设暑期特色课程,旨在通过乡音小课堂和趣味推普活动,带领孩子们领略方言魅力,领悟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优秀文化和共筑语言桥梁的种子。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媒介,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而普通话作为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在石油山庄社区,“乡里寻音”实践团的志愿者们以暑期深入乡村实践调研所获为基础,围绕“中国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奇妙之旅”以及“扬州曲艺与方言”三大主题,依托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知识讲解,并设计了“方言猜猜乐”“普通话不普通”“语言小比拼”等游戏互动来拉近授课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在志愿者老师们的引导下,“吃过乃”“莱斯”“湿侉侉滴”“乖乖隆地咚”等扬州方言接二连三地从社区孩子们的口中蹦出,他们在一步一步地学习探索中感受到了乡音传承的乐趣和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妙。
此外,立足扬州本土文化,石油山庄社区还联合实践团志愿者们共同设计了关于扬州清曲与评话的课程。通过志愿者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了扬州清曲与评话中的方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在聆听清曲演唱的过程中,更是“沉浸式”体验了扬州传统文化之美。
“原来普通话里也有这么多奥秘。”“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现场听一听扬州清曲。”孩子们说。石油山庄社区袁长明书记表示,“这次‘解码乡音 趣味推普’系列课程将传承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既让孩子们回味了‘土味儿’十足的家乡话,也掌握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下一步,我们计划携手文学院‘乡里寻音’实践团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课堂,为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许一旦 劳叶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