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群志愿者一个多月开展一项特殊“普查”
2024-03-19 10:10:00  来源:扬州日报  
1
听新闻

记者 孟俭

“看到有人挖野菜,我们就想看看长江岸边湿地、滩涂、坡岸等处野菜有多少。”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三江营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宋成刚表示,志愿者们一个多月来利用空闲时间在长江边开展“普查”,无论野菜的数量还是品种都令志愿者们欣喜。

好奇

长江岸边到底

有多少种野菜

“我们周末观豚的时候碰到不少挖野菜的。”宋成刚表示,有志愿者就很好奇,想“普查”一下长江扬州段岸边到底有多少种野菜,希望通过沿岸野菜的普查,看一看江边的生态变化。

宋成刚称,志愿者们沿着江边调查,只要遇到挖野菜的,就会上前询问挖的是什么品种野菜,在长江十年禁渔之前这一片有没有这种菜。“问到一种记录一种,也顺带将变化记录下来。”一个多月下来,他们单单记录的长江江都段的野菜品种就已经很丰富。

荠菜、野水芹、野芥菜、马兰头、小野蒜、豌豆头、鱼腥草、野芦蒿、枸杞头、蒲公英、泥胡菜……“扬州常见的野菜,大多能在江畔找到它们的身影。”宋成刚说,志愿者们在“普查”中,也从挖野菜的市民那里学到和认识了一些野菜,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民间野菜“普查”很有趣。

对照

往年少见的品种

如今已成片

志愿者们通过沿江挖野菜市民的反馈发现,一些多年少见的野菜,如今在部分江岸也开始成片出现,比如野水芹。

“最常见的马兰头,也比往年数量多不少。”宋成刚说,去年春季他和志愿者在三江营湿地一处未发现成片的小野蒜、泥胡菜等野菜,今年他们前往发现,不仅有成片的小野蒜,还有成片的泥胡菜,数量还不少,一些江堤边往年没发现枸杞头,今年也发现了零星的枸杞头。

事实上,不单单是江都段往年少见的野菜今年在江边湿地等区域已成片。去年4月,就有不少仪征市民在仪征胥浦河入江口江堤两侧、原仪化码头江堤内修复的滩涂湿地发现,往年少见的野水芹,已成片的生长。

探因

生态恢复利好野菜生长

“以前江堤滩涂有船厂、酒店、码头、工厂,野菜生长的空间有限。”宋成刚称,随着沿江生态保护,野菜生长的空间也大了起来。江滩湿地、江堤等处的野菜种类和数量也开始恢复向好。一些野菜往年少见的今年已成片,在江豚保护志愿者观鸟成员徐丽看来,一些野菜在江堤滩涂等处恢复,除了沿江生态提升和修复给了它们生长的空间外,也与禁渔等有一定关系,往年因捕鱼被侵扰的地方现在少有人打扰,给本地乡土植物恢复了生长的空间。

“除了生态这些因素,鸟类等动物的贡献也不能小看,它们可能成为间接播种者。”徐丽说,长江鱼虾等多起来,也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源,修复的生态更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场所,一些野菜如枸杞的种子就会被鸟类吃后随着粪便传播至江畔,枸杞主要在河堤、荒地等处生长,一般在清明前后是最佳的采摘季。

展望

以后野菜品种可能更多

又是一年一度野菜尝鲜季,在志愿者徐丽看来,以后长江扬州段湿地、江堤、滩涂等处野菜的品种可能会更多,有些野菜要到初夏才到尝鲜时节,等到时“普查”还可能会发现数量增多或是新发现的野菜。

随着沿江生态逐渐好转,一些以前以为“消失”的植物也可能会冒出。“很多野菜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指示性植物,环境不好时就会‘消失’。”宋成刚表示,他会组织志愿者继续统计和记录,希望记录更多江边野菜。

“野菜虽鲜也应有度采摘,不能过度。”宋成刚说,在部分江滩,附近居民二三月份采集野芦蒿时,通过割的方式令芦蒿可以继续生长,形成年年长年年收良好的野菜利用循环,便于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青时也喜欢摘些野菜,宋成刚称,他们近期会整理出一份每一种野菜怎么采摘才能维持其循环生长,在沿江部分江段开展志愿宣传,呼吁市民有序、有度的采摘野菜,爱护好江边环境。

标签:
责编:徒滢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