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仪征刘集镇:8名护林员18年与山为伴护青绿
2023-04-08 20: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8日扬州讯 戴着“护林巡查员”红袖章,手拿小喇叭叫喊森林防火提示语,定点式盯防上山祭扫人员……4月5日上午,记者在仪征市刘集镇白羊山下看到,8名护林员全员在岗,严防森林火灾。他们18年如一日,积极投身一线护林防火工作,增强护林防火巡护力量。

白羊山主体山峰海拔63.8米,面积7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2%,是省级森林公园、城市天然氧吧,生长有扬州市最大的自然松树林。

从2005年起,仪征市刘集镇成立了白羊山护林队,陈长林等8名护林员专门守护白羊山,防止有人乱砍伐山上树木,预防森林着火,保护生态红线。8名护林员来自白羊山周边的4个村,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6岁。他们划片包干,最大的片区有四五百亩,责任明确。

近几年,白羊山由于生态优势,在当地小有名气,一些市民会开车上山游玩。为防范森林火灾,8名队员日复一日地在林中巡查,只要是晴好天气,他们每天都要徒步十多公里,按照规划片区巡视,既要检查树木是否遭受虫害,还要在沿途设置各种防火警示牌,检查是否有偷盗伐木行为,并且提醒游客禁止吸烟、明火野炊、烧烤。

清明节期间,刘集镇政府在白羊山进山口以及山上公墓入口处都设置了卡口,护林员们除了日常的巡山外,还需在卡口站岗,引导群众有序出入扫墓,严查群众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山入林,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

这段时间,60岁的专职护林员陈长林和7名同事,以及刘集镇政府的15名森林防火志愿者,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除了进山口处的宣传,每天都要不间断奔走山上巡查。

陈长林负责的巡查路线有1.5公里,他沿着水泥路前行,但一些坟墓散落在山林中,远离水泥路,看到有群众在扫墓,陈长林就要踩着土路,上前走几步提醒一番。

清明节前的双休日,进白羊山扫墓人群增多,陈长林和同事们都是分片看守,定点式盯防。所谓定点式盯防,就是发现有群众进入护林员包干区域祭扫,护林员就必须远观看近提醒,防止祭扫群众落下火星,这是他们的工作规程。陈长林说:“我们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绝不能大意。”

白羊山水泥步道边,一棵松树上挂着黑笼子,附近还有工作人员爬梯往树上悬挂这些黑笼子,见记者不解,陈长林笑着说:“这是天牛诱捕器,目前我们林业站正在安排人员悬挂。”原来,白羊山有2000多亩松林,为防止松林虫害,林业站工作人员每年春季都会悬挂诱捕器,对松树进行虫害治理。

记者注意到,陈长林等8名护林员上山巡查时,当地政府部门给他们配备灭火吹风机、灭火弹、油锯、割灌机等森林防火装备,这些设备或肩背或手提,即可投入实战灭火,此外队员们还配备有巡山的电动车。

近年来,在离白羊山进山口处约200米处的白羊山林业工作站内,还设有仪征市森林防火物资库,确保储备充足齐全、合理有序。去年以来,经过实地勘察和可行性研究,刘集镇政府利用附近白羊山天然水源的有利条件“引水上山”,在多个地方建设消防栓,消防栓接上水源,遇到森林火情,打开消防栓就有水源涌出。

“目前我们利用白羊山现状天然水源(双竹小水库)设立生态型森林消防蓄水池,该水池蓄水量可有效解决白羊山‘救火无水’难题,提升白羊山‘以水灭火’能力,筑牢森林防火墙。”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介绍,刘集镇白羊山森林区域引水上山项目目前已进入方案评审阶段。(许涛 赵磊)

标签: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