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31日扬州讯 东关街是扬州城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到国庆路,全长1000多米。近几年在城门挂春联的活动中,这里的春联颇引人注目,今年高高悬挂的春联是:楼台照水,杨柳摇风,明月二分携兔至;时代更新,初心不改,春潮万丈起龙吟。
此联由楹联名家吴振奇先生创作,书法名家黄正明教授书写。
春联先用一组对句开篇,“楼台照水,杨柳摇风”,这八个字紧紧扣住了扬州风景的特征,让人联想到那副脍炙人口的名联: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扬州的“楼台”“杨柳”引得无数人的向往和爱恋,一代才女陆小曼曾经在扬州画过一幅画,题为《青春鹦鹉,杨柳楼台》,春光里鹦鹉正在那歌唱,而杨柳掩映着亭阁楼台。杨柳妩媚,楼台巍峨。
前两个分句之后,作者又牵手了扬州月,上联末句是“明月二分携兔至”。谈到创作思路时,作者曾如是说:“创作东关城门春联时,一提笔‘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涌上心头。”扬州是一座月色融融的江南古城,兔年即临,兔子与月亮联系很紧,于是有了上联结句。
扬州月,从古到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宠爱,扬州的别称之一就是“月亮城”。吴敬梓在诗中写道:“二分明月好,深夜自光辉。玉兔臼常满,金猊香渐微。”
这上联从人间写到天上,然后又从天上回到人间。如果说上联侧重描写扬州的风景,下联则将立足点转向了人文,前两个分句是“时代更新,初心不改”,作者跟随现代的节拍,弹拨出昂扬的旋律。随之而后的末句“春潮万丈起龙吟”,将全联的情感瞬间迸发,达到了高潮。
春潮奔涌,豪情万丈,直上云霄,水天交接处阵阵龙吟震耳。这龙吟仿佛是进军的号角,呼唤着人们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筋骨,迈向新的征程。
联末的七字诗情洋溢,画意丰满,有声有色的“春潮”和“龙吟”两个意象动感强、气势宏,化解了前八个字的直白,像优秀的文章一样,收结有力,堪称豹尾。末句里的“龙”已经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民族标志,而且还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龙图腾,是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源于天象崇拜,也就是苍龙七宿。古人观察到苍龙七宿这条巨龙,春季在东方抬头,“起龙吟”三字正与此契合。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整副春联对仗工稳,文路清晰。写景自然而富有韵味,抒情热烈而不乏诗意。用“四四七”句式灵巧中显紧凑,端庄中呈大气。
撰联人:吴振奇 湖南平江县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从教师岗位退休后,醉心诗词研究和对联创作,十年来,在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奖310余次。
题联人:黄正明 扬州人,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主席
赏联人:高扬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仪征楹联学会会长,央视春联征集多次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