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扬州市召开“运河十二景”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下发了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瘦西湖、瓜洲古渡、七河八岛等三个入选景点就如何加快景点建设作了工作交流,市文旅局就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进行了工作部署。这是“运河十二景”评选之后的新动作,势必将让文旅共兴的“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运河十二景”是社情民意的共同表达,专家学者们专业评鉴的结果。其实,凡有志于文旅共兴“好地方”建设的景点,在市场面前机会均等,只要抓住机会,方法得当,没有入选的景点说不定也会成为扬州旅游界的一匹黑马。当务之急是快马加鞭抓开发,只争朝夕忙建设,不说空话,多做实事,让所有景点都成为大运河上的璀璨明珠,给大家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少一点井底思维,多一点鸿鹄视野。文旅融合大势所趋,新型业态精彩纷呈,各地经验日新月异。成绩说明过去,经验只能作为参考。现有的景点发展有基础,提升有条件,拓展有空间。能否将美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我们不做井底之蛙,学做展翅翱翔的鸿鹄,跳出扬州看扬州,在全球旅游市场重振中找定位,在文旅融合要素重组中找机会,在后疫情时代旅游业态重塑中找出路,善于向对手学习,敢于与高手对决,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着眼于网络时代触电上网,线上线下并进互动,做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少一点硬件思维,多一点创意理念。建设免不了要投入,往什么地方投?除必须的基础设施以外,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创意设计。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人家不是看你的钢筋水泥的构建,也不是看你的绿树成荫的环境,而是以此为基础创造出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创意。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惯性思维,告别大搞基本建设的老套路,尝试文化创意的新创造,用创意激发文化新魅力,用创新焕发历史新生命,用创造营造旅游新景点,使老景点有新面孔,新景点有好亮点,新老融合中有大格局。
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深谋远虑。多少事,从来急,我们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急功近利。对运河景点的开发建设,需把战略规划谋划好,项目规划选择好,建设规划布置好,把文化创意引进来,让发展空间留出来,使迭代发展深下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将项目如何选择,资金怎么筹集和平衡,创意设计如何体现文化,活动如何与旅游项目相得益彰等问题想清楚搞明白。在这方面要有甘为后人栽阴凉的胸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善做借外力求发展的巧事,更要做建机制求创新的大事,从而让运河景点成为人们心中的“好地方”。
给大家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是运河旅游景点建设的一个思考支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用户思维,让景点建设更加符合市场要求;才能有实在效果,让景点更好地造福于民;才能有人民满意,让景点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