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3日扬州讯 近日,仪征市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已全面开启全市范围调研走访工作,深入企业一线车间,零距离了解企业主要产品和生产工艺,为企业即将启动的重大科技项目“问诊把脉”,就其中一些核心技术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分析讨论,并建立完备的企业需求档案。“科技镇长团来了,企业有了强力支撑,我们研发组的心就安了。”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昌表示。
仪征市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共14人,其中7人为第十四批团员留任,以“老带新”“团队战”形式,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正和担任本批次科技镇长团团长,他表示:“现阶段是轮换压茬交接的过程,也是新老团员的磨合期,下一阶段,将以深入调研为切入点,走实问实压实,持续搭建桥梁,做好‘双面胶’工作,紧贴团员科研优势,开展精准合作与精准对接。”
无缝握好“接力棒” 续写校企合作新华章
日前,张正和率领团员走进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深入一线定制电机装配线车间,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市场需求等方面展开精准服务。据了解,该企业在历届科技镇长团的帮助下,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称号,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研发合作。“没有科技镇长团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对科技镇长团有着深厚感情,每一批科技镇长团都持续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王军昌激动地说。介绍完相关情况后,他迫不及待向新一批科技镇长团团员请教磁悬浮电机、高速电机研发及量产相关问题。
了解到企业的迫切需求后,江苏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薛红涛眼前一亮,他的上一个国家课题是轮毂电机,对于磁悬浮电机有一定的研究资源,他当即表示将为企业针对性引荐专家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贾之阳同样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他将全面调动电机研究方向的资源,帮助企业构建研发到生产的核心科技链路。张正和充分肯定了利得尔电机不断突破与创新的精神,他说:“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科技镇长团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传承好‘接力棒’,建立企业调研档案,加大技术攻关,深入挖掘企业素材,持续提供帮助。”
跳出“单兵作战” 聚力实施“兵团联战”
仪征升信无纺织物有限公司位于真州镇,是一家主要生产人造草布的企业,年产值达1.4亿元,今年3月份后内销下降较快,如今的机器开工率只有40%左右。在编织机的轰鸣声中,仪征升信无纺织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铁军向科技镇长团团员道出担忧:“优胜劣汰将在面料行业不断上演,生产过程中断丝、氧化情况一直是我们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化纤纺织业技术革新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车勇、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孙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李海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袁雪等团员展开激烈讨论,对纺织领域“朋友圈”进行梳理联络,协同找出多方合作共研的最优方案,切实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为发挥好科技镇长团智库参谋、桥梁纽带、科技服务和以才引才的作用,张正和说:“我们将加强科技镇长团团员间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各团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领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让团员改变‘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全力实施‘兵团联战’,确保重点工作早见实效。”
当好产学研“双面胶”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在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张正和带领团员深入致力打造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示范小镇的铜山体育小镇项目建设工地。了解相关情况后,团员们就该项目建设及发展方向各抒己见,表示体育小镇在未来将成为激活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蓝海,并围绕创出特色、打造品牌以及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省种子管理站一级主任科员邹玲玲对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的绿色农产业十分关注:“我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对地方的绿色生态农产业十分关注,下一步会继续深入镇村,到田间地头去,尽最大力量助力地方新农业发展。”
政策解读能力强、专业学术背景深、高校院所联系广是科技镇长团的独特优势。张正和在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团伊始,带领全体团员在走访调研中完成了三道思考题:单位派我来干什么?地方需要我来做什么?这一年内我能干成什么?接下来,团员们将围绕这三个实际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挖后方高校院所创新富矿,切实发挥科技镇长团的优势,多调研、多走访、多对接、多落地,紧贴地方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精准服务。(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