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运河十二景 辉映千百年
2022-08-22 08:59:00  来源:扬州日报  
1
听新闻

经过广大市民的踊跃投票,人们翘首企盼的扬州“运河十二景”终于尘埃落定,从众多候选景点中脱颖而出。据报道,这次评选吸引了三十多万人次热情投票,五万多名网友争献良策。在入选的景点中,既有生态佳境,也有人文高地;既有历史名胜,也有当代新景;既有浪漫情怀,也有务实精神,是扬州大运河段最精彩、最典型也最有魅力的窗口。

“运河十二景”给我们什么启发与思考呢?本版邀请此次“运河十二景”评选的参与者、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从扬州历史文化名胜的形成及影响,到当代运河新景观的审美及价值等方面,给出他的观点。

□ 韦明铧

古为今用 传统审美思维的当代体现

“运河十二景”不但是时代的造势、公众的选择,而且是扬州运河风情的高度浓缩。

作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流经南北,水域广袤,内涵深奥,景点繁多。要让一般人在尽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最好的办法是择其精粹,还其真容,灵活推介,以少胜多。杭州、苏州、无锡等运河城市都用选景的方式,选出了自己的运河景点,如“杭州运河十景”、“苏州运河十景”、“无锡运河十景”等。

实际上,无论是“运河十景”或“运河十二景”,都是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的体现。在历史上,广东有“香山八景”,浙江有“西湖十景”,北京有“圆明园四十景”。清代扬州也有闻名遐迩的“二十四景”,其中一半景点至今仍在。

鲁迅先生说“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推而广之,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鲁迅认为,这是中国人传统思维的表现。但扬州旧时的“二十四景”与鲁迅所说的“十景”有所不同,是先有了二十景,然后陆续增添了四景,才形成“二十四景”,而其中有些景点直接或间接与运河有关。

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扬州北郊先后建成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蒲熏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楼小市、平岗艳雪二十景。之后,又增建绿杨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深、水云胜概四景。即便到二十四景全部建成之时,扬州人还是没有把以上风景合称为“二十四景”。

“二十四景”名称的出现是十分偶然的。因为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举行文宴,设计出一种特制的牙牌,总共二十四枚,一枚牙牌画一种风景,人称“牙牌二十四景”。因所绘风景都在北郊,故又称“北郊二十四景”。后来“二十四景”很快流行开来,并且约定俗成为扬州风景名胜的代表。实际上,在“牙牌二十四景”之外,北郊还有许多有名的风景,突出的如邗上农桑、杏花村社、城闉清梵、筱园华瑞、石壁流淙、玲珑花界等,它们都不在“二十四景”之列。这也可见,“二十四景”的得名是有几分随意性的,而一旦叫开了,影响之深远非当初所想象。因为不管“二十四景”的来历如何,外地游客都会从“二十四景”入手来了解扬州,甚至运河。他们从长堤春柳想到隋堤垂柳,从三过留踪想到文章太守,从白塔晴云想到乾隆南巡,从绿杨城郭想到扬州古城,所以“二十四景”在客观上发挥了美誉扬州的作用。

由清代的“二十四景”可以想到,今天的“运河十二景”也一定可以发挥美誉扬州的作用,为扬州的经济和文化服务。如果说“二十四景”的出现属于偶然,“运河十二景”的评选却是出自人们的自觉。从“二十四景”形成至今,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两百多年中,扬州城经历了时代的剧变,“二十四景”也各有沉浮:有的历经沧桑,风采依旧;有的几度夕阳,没于蒿莱;有的埋没多年,一朝惊艳;有的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当年“二十四景”的幸存者与复建者几乎占了一半,不能不归功于“二十四景”的美名。

“运河十二景”的命运,一定会更好。它不但是时代的造势,公众的选择,而且是扬州运河风情的高度浓缩,是传统审美思维的当代体现。

兼美互补 运河历史风情的全面再造

“运河十二景”是扬州运河的招牌,符合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简洁、具象,并富有诗情画意。同时,在着重打造“运河十二景”的同时,统筹兼顾运河的其他景点,也是未来的新课题。

2022年8月10日晚,扬州“运河十二景”的评选结果在运河大剧院正式发布。根据票选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扬州“运河十二景”的入选名单为:瘦西湖、运河三湾、七河八岛、明清古城、茱萸湾、双宁古韵、盂城驿、北湖湿地、平山堂、邵伯古镇、瓜洲古渡、高旻禅寺。

有关方面表示,扬州将坚持以建设致富河、幸福河为方向,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因地制宜地规划实施一批景观提升、文化展示和文旅融合项目,串珠成链,以线带面,形成璀璨的文化带、绿色的生态带和缤纷的旅游带。

在这一进程中,“运河十二景”无疑是扬州的一张崭新名片。

扬州运河遗产很多,官方宣布的遗产点就有十二个,即古邗沟故道、里运河、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邵伯古堤、邵伯码头)、扬州古运河、瓜洲运河、盂城驿、瘦西湖、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个园、汪鲁门盐商住宅、卢绍绪盐商住宅、盐宗庙。显然,这还不是扬州运河遗产的全部。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难能发现,“运河十二景”与“遗产十二处”并不完全一致。一个不言自明的原因是,遗产更多考虑的是历史与学术的价值,景点更多考虑的是文化与旅游的条件。

“运河十二景”是扬州运河的招牌,符合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简洁、具象,并富于诗情画意。同时,在着重打造“运河十二景”的同时,统筹兼顾运河的其他景点,也是未来的新课题。

宏图细绘 宏大叙事与工笔细描的完美结合

“运河十二景”的保护和利用,最重要的有三条:精细保护,活态展示,国际视野。把远大的愿景变成实在的措施,把尘封的家当化为鲜活的舞台,把乡土的特产赋予世界的品格。

“运河十二景”的评定,无疑是扬州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工程的新开端。要在统一规划而又区别对待的原则下,对它们实行不同程度的修复、整饬、亮相、活化等工作,使之从不同侧面多棱镜似的立体展示运河之美,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需求。

现在的“运河十二景”,显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业已成熟的文旅景点,一类是尚未成熟的文旅景点。

第一类景点如瘦西湖、平山堂、盂城驿、运河三湾、茱萸湾、双宁古韵、北湖湿地、高旻禅寺,它们经过多年的经营,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对它们主要是优化和提升。

第二类景点如邵伯古镇、瓜洲古渡、明清古城、七河八岛,虽然资源丰厚,但缺少成功的包装和开发,它们在整体设计、特色定位、旅游线路和接待服务等方面的提升,仍有发展空间。七河八岛面积虽大,古建筑和可看点较少,路线也未成熟;明清古城可谓古街巷、古园林、古建筑包罗万象,如何将它建成文旅名牌,更需要大手笔;而邵伯古镇、瓜洲古渡两者性质相似,历史影响大,文化分量重,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是个大课题。

我认为“运河十二景”的保护和利用,最重要的有三条:精细保护,活态展示,国际视野。把远大的愿景变成实在的措施,把尘封的家当化为鲜活的舞台,把乡土的特产赋予世界的品格。换句话说,既要有宏大的叙事格局,又要有工笔的细描功夫。

前人留下的“二十四景”,仍有一半存在。新北门外的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都是游人耳熟能详的,更不用说长堤春柳、荷蒲熏风、梅岭春深了。在历史的烟尘中曾经消逝的景点,如蜀冈朝旭、锦泉花屿、双峰云栈,近年来也得到了恢复。正如卢雅雨诗云:“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浏览了这些胜迹,“扬州二十四景”之美可谓揽得一半了。

对于“运河十二景”,也应该集思广益,锐意健行,装扮它们的青春面容,轻舞它们的婀娜腰肢,唱响它们的嘹亮歌喉,演绎它们的悲欢传奇。我们能否做到,让广陵散断弦再续,南柯梦回到人间,满汉席重登盛宴,扬州鹤一翅冲天?

“运河十二景”,等你“辉映千百年”!

标签:
责编:吴冠文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