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茶果子。
郑蓓蓓在点茶。受访者供图
近日,一部以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梦华录》火了,这部剧融入了饮食、茶道等大量宋朝的文化元素与生活景象,让观众印象深刻,特别是剧中“斗茶”“点茶”场景,让不少人对风雅、考究的茶事兴致盎然。
在扬州,就有这样一位资深茶艺师,她曾拜师《梦华录》茶百戏技术指导、非遗茶百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将“宋代点茶”文化带到了扬州,她就是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二级茶艺技师、江苏省茶叶学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郑蓓蓓。
茶缘 她与茶结缘12年
“我2010年跟茶结缘,当时负责福建一家茶文化公司的华东地区业务拓展,因工作需要对茶文化有了兴趣。”郑蓓蓓说,当时虽然半路出家,但是在她的观念里,茶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传承好传统文化,2015年年底,郑蓓蓓和弟弟、弟媳一起成立了“和敬文化交流中心”,其中弟媳苏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该文化中心成为一家集琴棋书画、诗香花茶等传统文化及当代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艺术场所。
“很多人会对茶艺有误解,觉得只需要泡好茶就行,但其实并不易。”郑蓓蓓解释,成为一名茶艺师、评茶师,需要掌握大量的茶文化知识,比如唐、宋、元、明、清不同的饮茶方式,各年代出现的茶学专著,和茶有关的茶诗、茶联、茶画,茶空间美学设计、茶艺馆的经营管理和品牌建设等,在茶学专业上,还要对茶树品种、茶叶冲泡、茶叶审评乃至茶叶加工制作等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跟茶结缘的12年里,郑蓓蓓每年都抽出时间外出学习,参加武夷山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去云南茶山探究普洱茶的奥秘;去杭州的中国茶叶研究所上课;参加了红茶、普洱茶、闽北乌龙茶等不同茶类的品质评鉴与加工研修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认识了很多大师,《梦华录》茶百戏技术指导、非遗茶百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便是其中一位,早在2018年,我便与他相识,互相加了微信好友。2020年,我特地去了福建,学习茶百戏。”郑蓓蓓说,如今,她将“宋代点茶”和“茶百戏”带到了扬州。
点茶 推出公益体验活动
这个暑假,因为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不少人对宋代的饮茶方式充满了好奇,特别是电视剧中,演员刘亦菲在剧中一手“点茶”和“茶百戏”的绝活儿,让无数网友惊叹。“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宋朝的茶文化如此充满风雅情趣。”郑蓓蓓说,近期,她开设了多场免费的“仿宋官茶点茶技艺、清水茶百戏、人文茶果子”体验活动,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采访中,郑蓓蓓一边给记者演示了传统的“点茶”及“茶百戏”技艺,一边进行讲解:“点茶”是将研膏茶饼经炙茶、碾罗、候汤、熁盏、调膏、击拂六大步骤而成。只见她一边缓慢注水,一边用茶筅手绕腕旋,转着圈击打茶汤,称之为“击拂”,茶汤上层会随之泛起沫饽,这一系列动作就是“点茶”的“点”。“点茶的要领在于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点茶人需要正襟端坐,以手腕发力,力度要足够,才能打出沫饽来。”郑蓓蓓说。
“点茶”完成,如何评判好坏?郑蓓蓓解释,一看外观,二尝茶味。“宋人对于好茶的标准,从外观上看,要洁白细腻,越好的茶越白,沫饽要持久也称咬盏。比起现代散茶冲泡的方式,点茶的口感更为绵密,茶香在口腔中迸发,留在唇齿间,久久不散,让人享受其中。”郑蓓蓓说。
待“点茶”完成,沫饽鲜白,“画纸”也就铺好了,接下来以茶勺为笔,小勺蘸水如同“笔蘸墨”,郑蓓蓓开始在茶汤上作画:正在开放的兰花引来蝴蝶,像是一幅水墨画。
“茶百戏是建立在点茶的基础之上,也称水丹青,击拂后的茶汤成为悬浮液,然后用清水使茶汤变幻出文字图案的技艺。很多人会将点茶中的茶百戏和咖啡拉花混淆,其实前者要比后者难得多。”郑蓓蓓介绍,咖啡拉花是咖啡上叠加牛奶作画的手法,而“茶百戏”融合了茶艺和中国画技艺,只用清水就能让层次出现,变幻图案,“茶百戏早在宋代就已出现,而咖啡拉花到19世纪才出现。”
郑蓓蓓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宋代的“点茶、挂画、焚香、插花”并称为宋人四雅。
茶点 开设茶果子系统课程
最近一段时间,郑蓓蓓很是忙碌,记者采访她时,她刚刚结束第十三期茶果子的专业课程。
因为宋人极爱喝茶,宋式糕点作为茶点,不断丰富起来。郑蓓蓓在2019年奔赴云南,寻找专业的老师,学习了茶果子制作。
郑蓓蓓制作的茶果子,还原出了电视剧《梦华录》中同款果子,精美得让人不忍下嘴。她说,从准备原料、炒馅、分馅、包馅,再到晕染、造型,最复杂的一枚果子要耗费40多分钟。
“果子从唐代开始,就和茶密不可分,是茶道进程中的精雅食品。不同的茶品,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令,我都会制作出不同的果子来搭配。”郑蓓蓓说,她还结合唐诗宋词等,做出了“荷塘月色”“花好月圆”“蜻蜓立荷”“七夕将离”等果子。
“制作果子一定先要静心,要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对色彩和造型的美感认知,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才能做出一枚好吃又好看的果子。”郑蓓蓓说,她将茶修课堂和茶果子系统课程相结合,吸引了不少茶艺爱好者来学习,每月都有一张近40个课时的课程表,“最新一批学员中,就有来自广东、山东、安徽等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