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是“双减”后首个没有学科类培训班的暑假。按照政策规定,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开展学科类培训是违规行为。
作为“双减”后的首个暑假,和以往相比,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有何变化?报班还是不报班?报哪些班?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样本调查
培训班没减少,但孩子更积极了
上午学美术,下午在家写作业,晚上学溜冰,这是二年级学生甜甜每周三的安排。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学期结束后,她给女儿列了一张暑假计划表,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到两个培训班,从9:00—20:00,安排得井然有序。
记者注意到,这张计划表里,有美术、跳舞、钢琴、溜冰、游泳等培训课程。张女士表示,今年的暑假和往年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学科类培训班。“虽然培训班没少,但是孩子很积极,因为我们听取了她的意见,增加了游泳、溜冰课程。”张女士说,这个暑假,孩子们轻松许多,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
“我们家孩子是个‘小胖墩’,不爱运动,快上三年级了,运动得跟上,这样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才能提升。”市民陶女士说,“双减”政策下,孩子的体育锻炼变得更加重要。今年暑假,陶女士给儿子报了足球、游泳、钢琴、魔方,魔方是孩子自己选的,足球、游泳则是让孩子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现场探访
艺体类培训大热,城市书房更火了
记者昨天上午来到扬州大学荷花池体育馆,发现这里非常热闹,很多孩子在打篮球。
“这个暑假来学篮球的孩子非常多。”英豪篮球俱乐部负责人徐国凯告诉记者,今年暑期各家篮球培训机构都很火,很多孩子一周要上三次以上的篮球课,就为了过球瘾。 “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篮球。”采访中,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来打篮球的小学毕业生不少。“中考体育可以选择篮球,所以这一个年龄段的男孩子特别多。”徐国凯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扬州市已将足球、篮球、排球列入体育中考选考项目。
西区“舞动乾坤”街舞俱乐部负责人张旻告诉记者,暑期来学街舞的孩子不少。“‘双减’后,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平时就想学街舞,现在暑假时间多了,正好学学。”一家长告诉记者。
除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遍布扬城的城市书房也更火了。记者在西区几家城市书房看到,凉爽的书房内,坐满前来阅读学习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孩子。“暑假我没报什么培训班,就在这里写作业,写累了就抽一本书读一读。”开学上六年级的育才小学学生小赵告诉记者。
专家指点
用书香浸润心灵,带着“课本”去实践
“双减”后的暑假,应该如何度过?汶河小学教师部主任万晓霞建议,应该以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为主,努力找准孩子喜欢学、想要学、热衷学的项目。“家长要注重亲情陪伴,在陪伴中去发现孩子的特征,让孩子因为喜爱而参与,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假期中开阔视野,收获一些知识和见识。万晓霞表示,在不方便远游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多阅读。“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培养爱读书、会思考的青少年。‘双减’后的暑假,无疑为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迪智慧,通过阅读浸润心灵、思考人生才是真正的追求。”万晓霞说。
梅岭小学西区校副校长、金辉校区执行校长沈晨表示,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法,低年级可采用读写绘等方式,中高年级可采用摘抄批注、制作手抄报、设计读书卡、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关于社会实践,沈晨建议,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体会运河之美,探寻运河的故事。“课本上的知识化成一个个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带着‘课本’去思考、去实践,学到最有趣的知识。”
记者 乔云 刘冠霖
丁右晨 卢建华 袁 慧 谢 婷
孟德龙 乔 云刘冠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