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位于东关街东端的东门城楼,是古运河畔的标志性建筑。每到周末,众多市民和游客便涌向东关街游玩,人们纷纷在东门城楼前驻足拍照。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东门城楼曾经历多次变迁,从中可以折射出扬州古城保护足迹。
回忆
2009年东门城楼开始恢复建设
“如今巍峨的东门城楼,2009年开始恢复建设,2010年全部建成。”城控集团名城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双东”历史街区是东关街和东圈门历史街区的统称,是扬州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中四个历史街区之一,该街区位于古城东北片,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南至文昌中路、北至盐阜路,占地面积83.43公顷,总人口一万余人,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8个,重要历史遗迹40多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2002年我市审议通过“双东”历史街区在内的老城区12个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其后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双东”历史街区保护修缮方案。经过审慎探索和研究,市委、市政府在总结前几年文保单位修缮和街面整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双东”作为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试点区域。2007年8月中旬,我市召开“双东、双宁”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双东”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一片十点”为引领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扬州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古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城市旅游业发展重点区。
“一片十点”即东关街和东圈门一片,“十点”为李长乐故居整修、逸圃整修、华氏园改造与恢复、胡仲涵故居整修、个园扩建与通道整治、武当行宫修缮、壶园改造二期工程等。东关街整治工程从西向东推进,分为两期展开。2009年,东关街二期街面整治和提升工程开启,复建街南书屋,修缮丁氏、马氏盐商住宅和冬荣园等历史建筑,同时建东门遗址公园,开始恢复建设东门城楼。2010年春节呈现给市民的和游客的只是城楼下部城墙部分,还没有上部建筑。2010年4月18日,整个东门城楼全部建成,展现雄姿。
亮点
双瓮结构在考古史上独一无二
从东门城楼下的城门洞经过,记者看到,过道地面铺设了一层钢化玻璃,下面的考古遗迹一览无余。专家介绍,东门遗址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发掘出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门、露道、城壕等遗迹,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这座城门始建于唐代中期,初期为单一的城门结构,后改为双瓮结构,经五代、北宋时期多次修缮,基本沿用了原有形制。从遗址考古资料看,自唐代到明清,叠压式的文化遗存一代一代保留至今,尤其是双瓮,这种双重防御、功能完备的城防设施是冷兵器时代城市军事防御的典范,也是明以后多瓮的祖型。双瓮结构在我国考古史上独一无二,其在城市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东门城楼和东关历史文化展示馆。孔生 摄
利用
城楼内部有一座展示馆
“东门城楼内部是东关历史文化展示馆,这是我市首座城楼展示馆,于2013年5月份建成开放。”城控集团名城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复建东门城楼时,内部使用的是钢结构骨架,因此拥有了一定的空间,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于是2012年利用城楼内部空间,建设了东关历史文化展示馆。
据介绍,展示馆全方位展示了东关文化,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板块:盛世严关、寺观祠堂、传奇故事、名人故居、老字号商铺、书院学校。从展示馆东入口走进,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砖砌门楼,门楼上方有“盛世严关”四个大字,其背景为东关街。寺观祠堂板块展示了扬州各个著名寺观图片,传奇故事板块展示的是门楼砖雕,名人故居板块展示扬州名人旧宅的建筑特色,老字号商铺板块展示了东关街上的四美酱园等老字号,书院学校板块展示的是扬州书院教学的场景。展示馆内图文并茂,实物与模型齐全,全方位展现了东关街历史胜景。
通讯员 王振东 记者 张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