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渔娘”文创产品。文斌 摄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孟德龙 摄
俯瞰市区快速路北线。刘江瑞 摄
仁丰里民俗文化文创集市。庄文斌 张雪松 摄
瘦西湖船娘。刘江瑞 王娟 摄
槐泗河如今成景观河。司新利 摄
公共卫生中心。资料图片
扬州东站。张卓君 摄
“腰包鼓了,环境美了,道路畅了……我们都是‘好地方’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昨天,记者采访了参加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他们对扬州五年发展变化发出了一声声感叹。代表们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汇聚起来,就是这五年扬州沧桑巨变的生动画卷。
过去渔家穷、渔家愁,现在渔家笑、渔家傲
刘德宝(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委书记)
“沿湖村俏渔娘文旅公司昨天参加全省乡村振兴青创赛,拿了大奖,我们村里的渔家姑娘笑得可开心了!”刘德宝指着手机里一组照片说,“要说这五年的变化,就是沿湖村环境更美了、收入更多了、名气更响了,群众的笑容更多、更自信了!”
过去五年,沿湖村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渔民从“湖里漂”到“上岸住”“上网富”。渔民上岸后,发展特色渔家乐、水上船家民宿客栈,村里举办渔歌渔祭、渔事渔节活动,吸引八方游客。
“过去是渔家穷、渔家愁,现在是渔家笑、渔家傲。更有渔民笑脸‘表情包’,为渔村幸福加码。”刘德宝笑着说。 记者 胡俭
交通地标越来越多,百姓出行越来越畅
余郁(市市政建设处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过去从西部客运枢纽前往扬州东站,从文昌路穿行,路途最近,但开车也需要将近1个小时。现在有了市区快速路北线,20多分钟便可以到东站。”余郁说,近年来,江平快速路建设、扬子津快速路打造、扬子江路准快速化改造等相继完成。今年底,扬州快速环路全部打通后,市民出行将更加快速便捷。
“五年来,扬州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建设重大项目,交通地标建筑也越来越多,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谈到这五年城市之变,余郁连连感慨。 记者 张孔生
生猪住上五层楼,养猪养出“新高度”
焦咏梅(扬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你知道这个五层高楼用来干啥的?”来自高邮市三垛镇的焦咏梅向记者展示刚刚竣工的楼群照片,她得意地说,“这是用来养猪的,现在农村养猪也养出了‘新高度’。”
据了解,立华公司新建的一体化生猪养殖基地,是当地招引的重大项目,总投资3.5亿元。去年12月正式投产后,可年存栏种猪6000头,年出栏商品猪12万头,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
焦咏梅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我们公司聚焦特色产业,养鸡、养猪、屠宰加工一条龙,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 记者 胡俭
“女麦客”抖音火,带领乡亲跨区作业
朱有萍(宝应县氾水庆丰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妇联主席)
“刚才手机静音了,马上安排农机手联系您!”昨天,朱有萍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回复外地种粮大户预约秋收跨区作业事宜。
朱有萍是庆丰合作社里唯一的女农机手,十多年来,她和丈夫一起走南闯北忙收割。与一般农机手不同的是,朱有萍在“抖音”上很火,来自全国各地的种粮大户都是她的粉丝,因此客户众多。
五年来,庆丰合作社社员从原来的70人发展到现在130人,合作社带领着乡亲们开着收割机奔向共同富裕路。 记者 刘峰生
曾经到处“蜘蛛网”
现在干净又漂亮
曹霞(广陵区汶河街道荷花池社区党委书记)
“曾经天上‘蜘蛛网’、路面破损不堪,现在街巷干净整洁、绿化精致漂亮。”说起过去五年发生的变化,曹霞如数家珍,“以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改造后的街区既焕然一新,又古色古香。这里先后引进文化创客空间、古城民宿,这些新兴业态传承古城文脉,如今成为古城旅游的新名片,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 记者 陈高飞
“黑”变“绿”又生“金”,凤凰山出“金凤凰”
孙阳(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华丰村党总支书记)
“村里的100亩茶园,今年仅一季‘春茶’便让村集体收入增加20多万元,每户村民增收3000元至5000元。”孙阳为村里茶园算了一笔经济账。
过去五年,华丰村通过关停拆除小厂,推进生态修复、乡村绿化、土地流转,将全村2200亩土地改种花卉苗木。村委会还将凤凰山三号山和六号山上土地从零散承包户手中回收,统一种植采摘茶叶,并腾出村党群服务中心给村里手艺好的制茶师傅制茶,保证茶叶品质。“村里带头干,村民齐上阵,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助力,华丰村内的凤凰山中飞出了‘金凤凰’。”孙阳说。 记者 杨宝岭
过去“污水靠蒸发”,而今“清水绕人家”
徐渊(扬州城乡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河上飞鸟成群结队,河水清澈见底,一幅“清水绕人家”的槐泗河新景观……谈起槐泗河之变,徐渊认为,这是我市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名城的一个缩影。
槐泗河曾是列入省市挂牌督办的全市10条黑臭河道之一。五年来,扬州城乡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全面响应全市“全域治理、全河(湖)达标”行动,全程参与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六场硬仗”,全力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以实际行动承担起“厚植‘好地方’生态底色”的责任。 记者 吴忠祥
“面子”是城市风貌,“里子”是城市良心
朱义东(邗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回首这五年,城市建设不只是颜值高、气质好,好看的‘面子’背后更有着浸润幸福感、获得感的‘里子'。“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是城市的良心。"朱义东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对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感触颇深。
说到过去五年的城建清单,朱义东如数家珍。就邗江而言,翠岗小区、康乐小区、康馨花园等20个老旧小区实施了综合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整治面积154.77万平方米,小区旧貌换新颜。同时围绕“不淹不涝”目标,完成百祥路兴城花园东门、文昌路兴城花园南门等积水点整治工程,城区主要道路积水情况得到根本改善。 记者 钱伟
“防护网”越织越密,“好地方”越来越好
周乐(市疾控中心医检中心质控科科长)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去年底,扬州市公共卫生中心正式启用,初步建成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周乐说,“前段时间,我在江都、宝应、仪征等地指导各县(市、区)核酸检测基地建设工作时发现,每个基地除了硬件设施外,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各县(市、区)都组建了应急检测队伍,检测人员分批接受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升。防护网越织越密,将有力保障我们的‘好地方’越来越好。”周乐表示。 记者 丁云
瘦西湖更美了,扬州旅游更火了
黄德燕 (瘦西湖船娘班班长)
“这五年来,瘦西湖更美了,扬州旅游更火了。”黄德燕感叹,“扬州旅游的变化真大,运河三湾风景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古运河水上游……”最新的讲解词中一个个新增的旅游亮点,无一不反映出扬州旅游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 居小春
职业教育认可度提升,职教学生就业越来越好
金党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金老师,我现在工作状态挺好的,感谢在校期间您给予的关心。”这是在扬农化工工作的赵欢欢写给金党琴的留言。毕业两年,他在工作中已经获得“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金党琴的手机里还保存着许多毕业生的感恩留言。
“当初选择职业教育这条路没有错。”金党琴经常收到毕业生家长这样的反馈。五年来,扬州职教学生就业越来越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为扬州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储备了大量人才。 记者 刘冠霖
创业环境好,科创氛围浓
罗红宇(邗江区科创中心数据互联党支部书记)
“扬州创业环境好、科创氛围浓,一揽子政策保障,让我真切感受到扬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更加坚定了在扬州深耕的决心。”罗红宇2017年带着“互联网+新型制造业”项目落户邗江高新区,对扬州五年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由衷赞叹,“党代会上,我将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扬州战略产业、优势产业,带动更多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扬州落地生根’建言献策,希望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记者 羌伊然 文字统筹 胡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