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董玉海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护中发挥作用,让大运河成为文化认同的不竭源泉。
去年11月视察江苏时,习近平总书记到扬州视察大运河,再次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了“充分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一部运河文化史,就是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所到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就是扬州弘扬运河文化的成果。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在三湾公园内如火如荼地建设。”董玉海表示。
“作为大运河滋养的城市,我们今后一定要在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中充分发挥大运河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董玉海说,要更加科学地实现总书记的部署要求,用系统性思维引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注重大运河精神的梳理和提炼,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在大运河文博场馆建设中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功能建设;要重视大运河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思想融入到文化产业中去,让大运河成为文化认同的不竭源泉。
董玉海建议,加强大运河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真正做到传承运河文脉、复兴千年运河。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文化传承。
“要寻求国际合作,尤其是要继续发挥好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优势,办好世界运河名城论坛、对话等活动,搭建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大运河文化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董玉海建议,还要做好风光展示。一方面,在沿运河的重要节点区位,采用适当方式,打造能够俯瞰先人水工智慧、远眺运河美丽风光的“运河之眼”;另一方面,鼓励民航等部门,适当放宽运河沿线的低空飞行权限,使得游客可通过直升机、水上飞机、热气球等空中游览方式俯瞰运河、构建立体化的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运河沿线各地应统筹打造绚丽多彩的灯光导视系统,让运河沿线的夜景观抓人眼球、引人入胜。
记者 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