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老人耳朵不灵,“答应”修改套餐后十分后悔能改回来吗?
2021-03-07 10:27:25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近日,市民汤老太打来热线电话求助,称自己老伴常年使用老年机与家人、朋友通话,每个月产生10多元费用。两年前,老伴接到客服人员有关手机套餐推销电话后,月花费由10多元上升到五六十元。“老伴平时也就使用电话通话功能,又不上网,感觉每个月使用套餐太浪费了,能不能取消?”
  “答应”套餐修改
  月消费由10多元涨到60元
  汤老太告诉记者,老伴年近七十,耳朵听力下降。两年前,老伴接到一位客服人员电话。“电话里客服人员可能向他推销了手机通话和流量相关套餐以及收费情况,我家老头子耳朵也不灵,光在电话里说‘好呢好呢’,结果套餐就被改掉了。”汤老太说,老伴一直使用老年机,只会接听电话,平时也不上网。过去手机月花费只要10多元,如今月花费一下子上涨到50元,甚至60元,这让老人感觉吃不消。
  “我们退休工资有限,每个月手机费五六十元还是挺多的,可能套餐与流量捆绑在一起,现在还是想恢复到原来10多元每月的消费,该如何处理?”汤老太询问。
  子女陪同办理
  核对套餐收费情况并修改
  记者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针对老年人手机套餐消费问题,可由当事人带着身份证去营业厅咨询,看能否修改套餐。“考虑到老年人身体和听力情况,子女陪同他们一起咨询,弄清楚套餐的收费情况。”这位业内人士还表示,除了去营业厅咨询外,还可以拨打相关服务热线咨询。咨询业务时,需要向客服人员提供号码和密码,由客服人员核对相关业务。
  “一般有关电话套餐的修改,需要查询内容和合约时间期限,像有的套餐可以随时修改,有的套餐需要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才能修改,视情况而定。”业内人士解释说。
  推销套餐业务
  保障对方知情权选择权
  江苏尚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强表示,关于手机套餐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消费,消费者都有知情权。工作人员在电话推荐手机业务套餐时,首先要确定电话的接听者是否机主本人。“每个号码都经过实名认证,需要由本人接听相应内容。”林强说,确定机主本人接听后,必须详细说明来电缘由,在介绍套餐业务时,要详细说明其中的内容和消费情况,不可欺骗消费者。是否办理套餐业务,由消费者自行选择决定,工作人员不可强制要求消费者办理。
  “对于听力不佳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更应该尽义务做好提醒、解释工作,充分保障对方知情权和选择权。”林强说,对于消费者来说,特别是听力退化的中老年人,接到类似的推销电话,需要仔细判断,是否真的需要推销的套餐升级服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出现问题和矛盾,在与对方协调后始终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市民需要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 记者 周阳

标签:套餐;修改;知情权;老伴;业内人士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