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华文化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郦波:我今天讲“明月诗里的中国”,最终其实是谈华夏文明,我希望大家能够形成一种共识,就是除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把握,还有对自身文明特质的认识。作为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我认为,要把民族这个时代的文明特质在每一个同胞的身上形成一种共情、共鸣,到最后,你会发现,这种发自血脉深处的共情、共鸣,会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这种凝聚力会使我们在这个时代生存或是面对危机时更容易面对,会更智慧。
问:您10年间每天更新原创微博,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郦波:刚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初衷是为了出版,但写了两三年之后,我也渐渐地开始做中小学的语文启蒙。我常给孩子们说,你每天坚持写,不要太多,但一定是你想写的,一定要坚持做。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我们的文明就是时间延续性文明,一点一滴汇集起来的力量一定是成就你的人生的。我一直主张中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首先是母语的感知能力,其次是母语的思维能力,再就是母语的审美能力,在把握、使用母语上,就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我曾经在7个小时的高铁上,一连写了39首诗,诗对我来讲,是汉语言练习的示范,每天特别累的时候,能够让自己沉下来。
问:如何让现在的孩子更好地爱上阅读?
郦波:我们现在说网络阅读,我个人并不反对,但是有一个问题,网络阅读导致碎片化信息越多。我走到哪都喜欢带一支笔,阅读纸质书和用笔写字我认为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方式。我在上大学4年间读了1300多本书,可是我现在可能一年才读一本书,边读边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享受这个越读越慢的过程。慢下来我才知道读书的最高境界,你不是在读书,你是通过读书在读你。孩子们要养成两个阅读习惯,精读和泛读,精读为主,泛读为辅。泛读可以网络阅读,精读最好以纸质阅读和边写边读的方式。
问:2016年央视扬马直播中,您曾感叹“扬州是一座经得起航拍的城市”,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郦波:我去一个城市旅游的话,特别喜欢到这个城市最高的地方去,你也会发现,在古诗中,登高诗特别多,古人有一种能力,通过俯视能够看得到更远甚至超出常识的内容。扬州是长江之北真正具有江南气质的城市,扬州这座城市我很喜欢,刚柔并济是它的文化内核,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看到扬州现在的发展,在保护传统和开拓进取两方面,通过扬马可以得到很好体现,可以很好地检验这个城市的气质、规划、生活、布局各方面。神州大地上,每座城市都有它的传统、它的文化特点,但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俯视它的时候,去全面审查它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经得起航拍”,一个是它的风景,还有一个是城市的气质,也是经得起全面审视的。 记者 林倩雯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