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今天是传统佳节元宵节,扬州人的元宵节如何过?“故视绘”今推专版“漫说”。在喜庆团圆的节日,跟着这些扬州名人一起,在诗与画中“闹”元宵。
谜话元宵
出镜人物:“谜格之祖”马苍山
闹元宵,猜灯谜。扬州是中国灯谜演变发展的故乡之一,从南北朝至明清,扬州谜人辈出,佳作纷呈,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竹西谜艺,独步一时”。“灯谜之乡”扬州都有哪些传奇,快跟我一起来get吧。
【最早的灯谜】
早在南北朝时,广陵人高爽就以善制谜语著称,他作的“屐”谜和“鼓”谜形象生动,语言通俗,为中国早期谜语的代表作。例如“鼓”谜写道:“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讵央。”
【最经典的灯谜】
唐代灯谜代表作“大明寺泉水之谜”,话说唐懿宗咸通年间,淮南节度使令狐陶镇守扬州。有一天,他带了宾客去古刹大明寺游赏,看见廊壁上题了一首四言诗:“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去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相燃。除却双勾,两日不全。”答案就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此谜构思奇巧,作者仍然是谜。
【最牛的谜人】
在中国谜坛,我被尊为“谜格之祖”,这不是吹的,想当年我创造出“广陵十八格”,如大家熟悉的会意、谐声、卷帘、比干、钩帘、回文等,这些谜格增添了谜趣,扩大了谜材,增加了灯谜的容量,至今为谜界所沿用。
【最早的谜社】
扬州灯谜大放异彩是在明清,明末扬州出现了专业谜人兴办的谜社,“广社”也是中国最早的业余谜社。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竹西后社”继起,与当时的北平射虎社并称“谜坛双子星”。
灯闹元宵
出镜人物:“灯彩状元”包壮行
花市灯如昼,元宵节的主角非彩灯莫属。扬州灯彩早在隋唐时就已装饰佳节。每逢元宵,扎灯、观灯成为民间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都说“行行出状元”,我在明代就拿了个“灯彩状元”,我设计制作的宫灯入选贡品,“包家灯”从此闻名。
说说扬州的灯俗,主要有“玩灯”和“彩灯”两大类。“玩灯”是孩童手中玩的花灯,一是提在手上玩的“提灯”,二是举着玩的“挑灯”,三是拖着玩的“拉灯”。“彩灯”则固定悬挂在庭院内外,供人们观看欣赏,造型更是多种多样,走马灯更是一绝,一盏灯就是一个故事,其扎制工艺尤为复杂,“扬州工”并非虚名。如今的彩灯已是省级“非遗”,有了声光电的加持,颜值飙升,大气磅礴,漂洋过海美名扬。
食说元宵
出镜人物:“真州才子”厉惕斋
“世界美食之都”扬州,在吃方面绝对是精益求精。元宵的食俗也有讲究,上灯圆子落灯面,也就是正月十三上灯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吃面条。为何有这一习俗?我在《真州竹枝词》里就写过,圆子也就是“元宵”,形似圆月,吃汤圆寓意着“圆圆满满”。正月十八“年事以毕”,吃上一碗阳春面,预祝一年诸事“顺顺畅畅”。
诗咏元宵
出镜人物:
“诗坛盟主”臧榖
文人墨客对元宵节总是格外青睐和眷恋,我为大家推荐几首咏元宵的诗词,这些藏在古诗词中的绝美意象,惊艳了时光,也惊叹了心灵。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钮灯行
清·孔尚任
人马禽兽百花丛,
间以锦丈见博闻。
红蜡遍点透精光,
色色活跳来几案。
望江南百调
清·惺庵居士
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
扬州灯市竹枝词(选一)
民国·杨文俊
买得灯归价莫论,
家家儿女盼黄昏。
黄昏未断灯齐点,
不到天明不闭门。
慕相中/撰文 沈江江/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