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扬州新杨村网格支部继承“遗志”,村塾为辖区儿童“筑梦”
2020-08-20 16: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0日扬州讯 截止2020年元月,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新杨村村塾已连续开班八年,其以书法培训为主的寒暑期培训班广受辖区内留守儿童的欢迎。随着今年4月书法培训班李光林老师的急病离世,新杨村塾一度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窘境。当此之时,新杨村网格支部成员们群策群力、各展所长,借助网格的力量,实现了村塾活动的正常开展。正如网格支部党员代表朱佳所说,把村塾活动延续下去,是村塾志愿者及孩子们缅怀李老师的最好方式,而村塾活动的正常开展更是网格支部日常服务活动的缩影之一。

从2012年免费开办书法培训班以来,李老师在新杨村塾奉献了八个年头。他教的第一批书法培训班学生从小学生变成了高中生。因为其严谨的教学态度、耐心的讲课方法,村塾打开了不少留守儿童对软笔书法的喜好。从点横撇捺开始,李老师除了对孩子们高标准严要求,每天都要求自己练习,时刻保持住自己的教学水平。身患严重痛风的他,带病每年都完成暑期班的书法培训活动。对待来参加书法学习的孩子,李老师耐心接受、总是一视同仁;但对于记者的采访报道,他却总是摆手拒绝。他总是说自己做的事情实在是无不足道、不值一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到村留下捐款。村不少残疾人家庭收到过他的善款,患病学生得到过他的帮助,五保户也常得到他的照应。他竭尽自身所能地去帮助他人,传递着助人为乐的公益之心。

李老师从确诊到离开仅仅32天时间。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感叹家中孩子长得太慢,没赶上李老师的书法课。在八年的书法培训课里,新杨村年轻的党员们也被李老师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在李老师去世后,他们下定决心,要把李老师一手开办的村塾培训班活动继续进行下去。虽然他们当中没有擅长书法写作的,但秉承着一颗办好村塾的热心,纷纷积极自荐自己的拿手绝活。2020年村塾暑期班开班之后,学生从三五个已经快速增加到20多个。

新杨村年轻党员朱佳在大学毕业后曾在培训班工作,后参加招录到村工作。李老师去世后,她主动接过村塾的交接棒,利用自己所长,给孩子们带来各类手工制作、绘画培训。她坦言,曾经的她适应不了培训班孩子的各类繁琐事宜,但当把李老师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后,她觉得能在工作当中以另一种身份回归培训时,自己具备了曾经无法想象的耐心。成长、成熟的她愿意以这种形式来告慰李老师的在天之灵。

新杨村90后网格支部书记王磊是个美食达人,利用工作之余时间,不仅自己学习面点烹饪,还把自己工具搬到了村塾课堂上,让蛋挞飘香村塾课堂,受到了大小朋友的热烈欢迎。在他的带动下,她的妻子也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带领孩子们开展线装书体验、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孩子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村第一网格党员阮康飞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探索多种渠道开展普法宣传。他主动联系村法律顾问给孩子提供反校园霸凌、未成年保护、反侵害等普法讲座。与此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的高铁护路联防、防火防盗防溺等安全知识宣传诙谐有趣,得到了村塾儿童和家长的大力欢迎。

李老师虽然走了,他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新杨村的党员、普通村民。他一手举办的村塾培训班迎来了一批热心公益的村塾志愿者。网格支部借助着村塾的平台传递自己的服务初心。村塾在网格支部群策群力下丰富着的服务项目。在李老师公益之心的指引下,新杨村网格支部成员们自省其省、努力进取,有信心将村塾活动继续坚持地办实、办好,为更多的辖区孩子及家庭服务。(吴超 李慧)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