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两省三市跨区域饮用水卫生监督与长效管理联动机制正式在扬州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扬州、镇江、滁州三市卫健委、卫生监督部门及水务企业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扬州供应饮用水除了供给本市老百姓饮用,近年来还供给安徽滁州天长市、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京口区共青团农场等三地。扬州的水为何要供应到别处,供应多少人口,多少水量?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7万外地人
每月饮用扬州水23万吨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王礼富介绍,近年来供给安徽滁州天长市、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京口区共青团农场等三地,形成了三市联合跨区域供水,供水人口7万余人,月供水量23万吨。
其中扬州市第一水厂和第四水厂经西湖、甘泉、大仪三级加压站供应给安徽滁州天长市,头桥水厂供应镇江丹徒区和京口区。
长江水务水质检测中心主任谢美萍表示,水出厂前会对100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对外供应。
两省三市
跨区域联动机制
王礼富表示,由于行政管理受属地的限制,跨区域供水部门间信息沟通需层级上报,给水质信息的及时交换带来了难题。由扬州市卫生监督所率先提出建立两省三市跨区域饮用水卫生监督与长效管理联动机制。“卫生监督部门跨省共管,是响应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一次尝试。”
市卫生监督所组建考察小组,多次赴镇江、滁州相关供水区域实地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进行项目论证。最终,两省三市卫生监督部门和水质管理公司就该项目和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一致意见。未来会在扬州供水管网出境的地方,增设在线监测仪器,及时把水质检测数据发给三个供水地。
滁州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支队徐玉玲表示,联动机制建立后,有一个共用的信息平台,两省三地的用水单位及监督机构可登录,了解各个环节有关水质量的信息。
通讯员韦晔
记者张庆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