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沈江江
核心提示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地名大会》唤起了人们关注地名的热情。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地名办获悉:2019年市区命名各类地名155个,其中道路、街巷、桥梁名102个、居民住宅区名37个、商用建筑物名16个。
蚂蚁庄路、华严路、七星路、大王路、尚书路、晨兴路等一批富有历史、地理和人文气息的地名新鲜出炉。
新地名不少“有故事”
在新命名的路名中,一大批有故事的地名令人难忘。
蚂蚁庄路
东起香茗湖路(暂用名),西至珊瑚路(暂用名)。附近有果园村蚂蚁庄,原路扩建。
七星路
南起扬冶路,北至华严路(暂用名)。附近有古迹七星墩遗址。
大王路
东起润蜀路,西至西杨路(暂用名)。附近有大王庄,原路扩建。
尚书路
南起扬冶路,北至大王路(暂用名)。附近有明代户部尚书墓葬。
华严路
东起七星路,西至真州北路。附近历史上有华严庵,原路扩建。
新地名之“最”
在最有诗意的地名中,当数广陵区沙头镇的晨兴路了。这条路的取名源于沿路两旁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此次命名的路程最长的路当为沙湾南路,路长12公里,一直延伸到长江边。在这条沙湾南路上,曾分别有天诚路、扬霍路、新民洲大道、天态南路等多条路,现在统一成沙湾南路,方便了市民辨识和标识。
新地名有讲究
要有自然、人文、地域、时代等特征
遵循地名命名和地名演化规律,继承好文化脉络。今年,仅邗江区就完成命名道路18条,另有一批路名上报市民政局地名办汇总、审核。
邗江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副科长谢亮说,有老地名的尽量使用老地名,如果新地名就按照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用词规范,避免重复,反映社会道德新风尚。例如,华严路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曾有过华严庵而命名的。
“不是所有新路都可以找到相关联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在各开发区、大学城,这里新建路网密布,老地名显然不够用了。”市民政局地名处处长冯静告诉记者,“我市已建立《扬州历史地名名录》,把具有扬州区域地理特征、语言特征、物产特征、行政区划特征的,或史志典章中有记载、表述的,或能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变迁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且使用年代比较久远(一般在50年以上)的地名收进了保护名录。”
据了解,近年来,扬州积极推进地名文化建设,新地名的用语不仅要反映当地自然、人文和地理特点,还要展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据介绍,新地名首先要尊重历史,其次会充分地挖掘当地的一些历史文化、区域特色和地理特征,比如广陵新城区域中的信息产业基地的一条路命名为声谷路,还有金融城的一条路命名为金融路,就充分体现了广陵新城的产业特色。
23条扬州地名
入选《中国地名志》
去年,民政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志》编纂工作进行部署,作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标准地名志编纂工作。日前,市地名办工作人员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志》条目收录标准,梳理出23条扬州地名作为第一批必收条目。
在这23条扬州地名中,市区的主要有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邗江区、邗上街道;江都区有江都区、仙女镇、小纪镇、邵伯镇、大桥镇;宝应县有宝应县、安宜镇、氾水镇、曹甸镇;仪征市有仪征市、真州镇、大仪镇、月塘镇;高邮市有高邮市、高邮街道、三垛镇、临泽镇、菱塘回族乡。
入选的地名类别中,小纪镇、氾水镇、大仪镇、月塘镇、曹甸镇、三垛镇、临泽镇和菱塘回族乡均为全国重点镇。其中,小纪镇因纪念纪姓艄公慈航义渡而得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素有“里下河水乡重要门户”之称;氾水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大仪镇古名陵宣镇,史载南宋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兵后于此庆功而得名,自古有“扬州西乡十三集之首”的美誉;月塘镇是苏中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并蕴藏着丰富的雨花石资源;曹甸镇有“中国文体教玩具之都”和“中国慈姑之乡”美誉;临泽镇是千年古镇、鱼米之乡、商贸重镇集,素有“广陵小扬州”之称。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选的有大桥镇和邵伯镇。大桥镇古名白沙,宋淳熙二年建大桥镇;邵伯又名“甘棠”“邵伯埭”,为大运河沿线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其他地名类别分别为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或县),以及所在的政府驻地。
“入选的这23条地名,基本上都是历史地名,都是出自扬州历史地名录中的行政建置区划里,并收录进《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市民政局地名处处长冯静说。
延伸
《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地名上起远古下迄现代
历史地名的评判衡量主要有三点
地名不仅是空间的坐标,也是文化的坐标。历史地名的评判衡量主要有三点:一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二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地名,三是历史悠久或者其他使用50年以上的地名。
冯静介绍,列入《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上起远古,下迄现代,或具有扬州区域地理特征、语言特征、物产特征、行政区划特征,或史志典章中有记载、表述,或能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变迁,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且使用年代比较久远(一般在50年以上)。
“名录地名”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在《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里,行政建置区划中的地名共157条,分为四个层级,地名志中收录的第一批地名都是古镇、古村落、古县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016年,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扬州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名录包括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街巷道路、园林古迹、纪念地等810个需要保护的历史地名。凡列入我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历史地名,将予以长期保留,未经扬州市地名委员会、扬州市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更改。
扬州网 通讯员 吴兴浩 记者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