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扬州主要封闭式景区接待游客16.58万人次
2019-09-16 10:18: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东关街吸引了大量游客。孟德龙摄

  

  扬州非遗项目引孩子关注。王乃驷摄

  

  旅游志愿者为游客服务。沈扬生摄

  

  风光迷人的瘦西湖。孟德龙摄

  传统景点魅力不减

  昨日,记者走访了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和东关街等市区景区发现,景区内游客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站在五亭桥上远远望去,瘦西湖内游船如织。

  “今天气温很凉爽,景区内游玩起来很舒适。”在瘦西湖内,来自广东的张先生表示,扬州太美了。“孩子学习很辛苦,刚好趁假期带她来放松放松,也可以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东关街上,来自上海的周女士说。

  “以前过中秋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晚上一起吃月饼赏月。今年全家人都希望过一个特别的节日。”来自杭州的游客徐萌告诉记者,他们全家人慕名来到“月亮城”扬州,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领略扬州传统中秋民俗,惬意而温馨。

  据悉,中秋节期间,来扬州的游客以散客自由行为主,多为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市区范围内多数星级酒店入住率达7成左右,散落古城的特色民宿客栈更“抢手”,不少游客都是选择网络订房,举家出游。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假日期间,市区主要封闭式景区共接待游客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6.3%;其中瘦西湖景区接待游客7.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东关街、宋夹城、京华城和运河三湾4家开放式景区共接待游客40.36万人次;新景区及县(市、区)景区共接待游客6.59万人次。

  民俗文化成旅游亮点

  今年中秋小长假,“民俗游”大唱主角,扬州各大景点和旅行社也打出“民俗牌”吸引游客。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各景区赏月祭月等各类民俗文化活动逐步升级,各大景点纷纷开展赏月、祭月等中秋民俗文化活动。

  在瘦西湖,“非遗文化月”活动正式启幕,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木偶等非遗项目的精湛技艺展示,让市民和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景区还精心编排了“乾隆下江南”的表演,让观众与“乾隆”近距离接触,共同品尝点心,同喝下午茶。在1757美食街,除了美食品鉴,有关方面还为游客带来民俗演艺等活动。

  在个园,快板表演《千古风流数扬州》在宜雨轩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叫好声不绝于耳。

  在宋夹城,游客们可以参加“手中月”刺子绣手作茶会,手作达人现场教学,带游客制作元宝包,并在物件上绣制月亮、玉兔等节日图案,留下珍贵的中秋纪念。

  中秋期间,“文艺范”的古街巷也是人气爆棚,成了热门打卡地。自由行的游客们多数涌向特色步行街和文艺古街巷。最具扬州地方民俗风情的东关街人头攒动,聚香斋、四喜汤圆等各家风味小吃店、土特产品店人气爆棚。

  “夜经济”点亮中秋赏月夜

  赏月、看灯、吃月饼,是人们过中秋的传统方式,而如今,新兴的“夜经济”让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重新点亮传统佳节赏月夜。昨天的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以“‘夜文化’衍生‘夜经济’”为题,聚焦瘦西湖景区“夜经济”。

  “瘦西湖新打造的美食夜市正式亮相,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美食夜市是瘦西湖景区丰富游客体验的创新之举,每逢周五、周六、周日晚上7点至9点,游客还可以从码头登船,开启瘦西湖夜游之旅。”节目中说,“通过夜游和美食夜市相结合,推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白天游瘦西湖的单一模式,延长游客游览时间,衍生出‘夜经济’效益。”

  不仅仅是瘦西湖,中秋节期间,各个景区的夜游项目与文艺演出可谓各显特色、遍地开花。例如运河三湾景区,假日期间举办了一场“二分明月映三湾”的中秋晚会;何园推出了耗时一年精心打造的视觉、听觉盛宴——“寄啸于心”演出;在润扬森林公园举办的瓜洲音乐节,数万粉丝与歌手现场倾情互动……

  市文旅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扬州以月为媒,推出了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爱好的规模化和特色化夜游项目和文艺演出,招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来源扬州日报记者吴涛)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