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1日讯 如何进一步放大园博效应,真正打造一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昨日,“2018茶话园博走进园博时代发展论坛”在仪征开幕,国内多名著名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研讨和精彩发言。
借园博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魏加宁(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
如何定义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从过去的以GDP为中心,要转向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巧投资、稳出口、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包容性、创新型、可持续发展。
仪征未来举办园博会,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因为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百姓需要更多的休闲游览环境和设施。仪征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目前也是著名的化工城和汽车城,如果能借助园博会的举行,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全面提升,进而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那就不但是工业城市,也是生态城市,这就符合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做好园博文章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后园博时代”能否做好园博文章,关键在于能否提供高品质的供给。高品质供给包括高品质生态环境、高品质园林景观、高品质周到服务、高品质场景体验、高品质文化享受。
放大“园博效应”,一是要精心打造现代园博,以扬州千年古代园林为参照坐标,精心设计打造,让底蕴深厚的园林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二是切实带动城市发展,学习借鉴北京办奥运、上海办世博、青岛办上合等成功经验,借力园博盛会,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全方位谋篇布局、聚焦发力;三是培育城市品牌名片,借力“园博效应”,重塑仪征城市品牌形象,注入文化重镇、生态特色、运河城市等要素;四是加大传播推广力度,善于运用传统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专题研讨会等,策划一波波营销事件,讲好扬州仪征园博故事。
深入调查论证 做好科学规划
薛绍江(唐山文旅集团纪委书记,原唐山世园会执委办主任)
唐山市2016年承办了世园会,对于扬州举办园博会,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要全面深入的调查论证。如对国内外承办过类似展会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向多家专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咨询求教,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并且向全市各界征求意见建议。
二是明确清晰的办会目的。在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论证之后,要尽快确定办会的根本目的、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阶段划分、基本保障措施等核心问题。
三是尊重科学搞建设。一方面,在制定各类规划和方案时,应多方听取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力求规划方案趋于科学完备。
四是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筹备期各类规划和方案的调整和修改,要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
应做好“唯一性”文章
张鸿雁(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
举办园博会,创新的切入点在哪里?是唯一性。如果省内每个城市办园博会,仅仅是把13个城市景观都拿来,这和到当地去看有什么区别?因此,办好园博会,就是要创造差异化,我们的园林和别处有没有十种二十种不一样的地方?要么超前定位,要么空隙定位,要么分成定位。所以,创意就是产业特色,就要有空间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还要有景观特色、组合特色,才能给出游客到仪征园博会的“十大理由”。
“后园博时代”,一要做到城区即景区,处处有景观,引入“泛公园”概念,将仪征建成一个大公园;二是把城市当做艺术品来打造,构建高品质生活环境,融入城市如家的理念,把森林引入城市,把花园建在城市;三是建构城市文化资本,建构主客共享的文化体系。希望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一百年之后,这个园林能不能成为我们的共同记忆?
要让园博为宁镇扬一体化服务
徐康宁(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举办园博会,是提升城市内涵与品质的重要途径。园博会应成为有力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建设一个推手。宁镇扬一体化既需要基础设施的联通,也需要公共产品的打造。仪征正处于宁镇扬几何中心,完全可借助园博会契机,在宁镇扬一体化板块中,打造一个大容量的绿色空间,形成公共产品平台,为这三个城市共同服务。
再提几点建议,一是园博会面向的市场要扩至长三角范围,将园博会做成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绿色空间,以绿色、园艺为主题的旅游新型载体,这样才会有雄厚的市场基础。二是要结合这次契机,进一步提升仪征的城市化水平,提升仪征本身城市的能级。三是在“后园博时代”,还要加快对接一些重大相关产业项目,促进大旅游产业和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围绕园博会原址,在周围打造特色小镇。 记者 何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