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一次性筷子浸泡后 清水变“黄汤” 4种筷子样品均含“双氧水”
2018-06-06 14: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测试一次性筷子是否含有“双氧水”。前排最左侧烧杯紫色液体为高锰酸钾溶液,前排右侧1234四个烧杯内为浸泡一次性筷子的溶液加入高锰酸钾后的混合溶液。

  核心提示

  近些年,外卖热销,一次性筷子的身影随处可见,虽然不少筷子的包装纸上印着“微波消毒”,但它们真的卫生吗?近日,本报记者联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做了一组实验——采集4种不同品牌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这4种一次性筷子遇到水后,都会把水染黄,温度越高,溶液的颜色越深,与此同时,这些筷子样品都含有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专家提醒,长期接触双氧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道等都有影响,建议少用一次性筷子。

  实验1

  筷子泡水,清水变“黄汤”

  实验中,在扬州大学化工学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刘威首先将4种一次性筷子剪碎,分别浸泡在4个装有等量蒸馏水、同等大小的烧杯中。观察中发现,3号烧杯内水面漂有油污。此时,4种一次性筷子被水浸泡的部分稍微发黄,但是水并没有变色。

  随后,刘威加热烧杯至水沸腾状态15分钟,明显看到四个烧杯中水溶液颜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通过实验观察,一次性筷子遇到水后,都会把水染黄。从视觉上来看,温度越高,溶液的颜色越深。

  扬大化工学院景崤壁副教授告诉记者,一次性筷子经过浸泡后,水变成了黄色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竹子本身的颜色;另一种就是筷子上残留的漂白剂发散后的颜色。而产生颜色的原因,是因为筷子本身内含物释放,或是硫磺熏蒸筷子所致。一些不法厂家为了使筷子卖相好看使用了硫磺熏制,而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使用工业用石蜡进行抛光。“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经过硫磺熏蒸,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二氧化硫,侵蚀呼吸道黏膜,进而损害呼吸功能,真的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在实验中,为了测试一次性筷子中是否还有二氧化硫,刘威取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各20毫升,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3号烧杯内出现少量白色沉淀,其余烧杯未有明显变化。“这个白色沉淀,说明3号烧杯中的一次性筷子是有硫元素的。”刘威说。

  实验2

  4种筷子样品均含“双氧水”

  景崤壁介绍,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一般会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进行漂白。为了测试一次性筷子中双氧水的含量,刘威又取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各20毫升,分别加入0.1M/L的高锰酸钾。通过计算,四组收集的20毫升溶液中“双氧水”的含量分别为14.45mg/L、12.15 mg/L、12.20 mg/L、14.15 mg/L。

  景崤壁表示,从实验的数据来看,一次性筷子中的“双氧水”含量总体上比较低。但是,如果人长期接触到“双氧水”,对消化系统、呼吸道等都有影响。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少用一次性筷子,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保护自己。

  通讯员 谢亚京 记者 乔云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