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辛苦”积攒的积分一夜清零 这些猫腻您遇到过吗
2017-12-27 09: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7日讯 新年将至,又到了市民在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兑换积分的高峰期。记者从邗江消协获悉,每年岁末,消协都会接到关于会员卡积分“蒸发”的投诉,集中在积分期限模糊、积分被强制取消、奖品质量缩水、积分抵现难等方面。对此,邗江消协发布消费警示,市民要谨防积分消费暗藏“猫腻”,商家也应提供诚信、完善的服务。

  店家电脑故障

  积攒大半年的积分记录竟“丢失”

  如今,在商场、超市消费付款时,收银员都会问一句“有会员卡吗”。有的会员卡不光能享受会员折扣,还能积分,并且可以获得回报。

  不过,有的商家推出的积分回报的促销方式看上去诱人,要兑现却遭遇“门槛”。近日,市民童小姐就遭遇了这样一件郁闷事,“辛苦”消费积攒了大半年的积分,被商家以“积分记录丢失”为由拒绝兑换。

  今年4月,童小姐在望月路一家美容店办理了一张消费积分卡,店家承诺,“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兑换相应礼品。”此后,童小姐不时光顾这家店。12月23日,童小姐想通过积分兑换一瓶精华液,但当她拿积分卡到该店兑换时,前台收银员告知,由于店家的电脑出现严重故障,她的积分记录已全部丢失,无法查询和兑换。

  童小姐一气之下向邗江消协投诉,消协人员了解事情经过后认为,商家为消费者办理消费积分卡,双方构成了合同关系,商家因自身原因导致消费积分丢失并拒绝为消费者兑换礼品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获得消费积分收益的权利。经调解,商家为童小姐兑换了与积分相应的礼品。

  没有收到通知

  现金券失效,积分自动清零

  市民吴小姐曾在文昌商圈一韩装品牌专柜办理会员卡。“我的生日是11月,当时工作人员告诉我,11月可以赠送500元代金券,且当月消费积分翻倍。”吴小姐说,这个月才想起来这件事,便跑到专柜去查询。“柜姐告诉我,12月份500元代金券已经失效,而且会员卡积分商家已经在11月30日清零了。”吴小姐感觉很别扭:“怎么也没有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通知一下?”

  市民郭女士反映,某大商场在没有通知她的情况下,将其VIP卡中消费3万多元所获得的积分清零。对此,商家解释称,办卡时曾告知年底积分会被清零。

  图积分乱消费

  买的全是不需要的东西

  “我想兑换一台小熊电蒸锅,现在有12000多积分,还差1500分,为了这台电蒸锅,我又冲动消费了一把。”市民马小姐说,之后又觉得自己上当了,就为了换台电蒸锅随便买了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真不值。其实,自己到网上买台电蒸锅也不需要多少钱。

  “别为了图积分冲动消费!”邗江消协提醒,会员卡积分制是商家用来吸引消费的,商家在制定积分奖励政策时一般都把积分档次拉开,让消费者不能轻易换到心仪的礼品。积分越高,礼品越诱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消协提醒

  积分消费如遇猫腻可投诉

  针对消费者所遇到的众多“积分猫腻”,邗江消协相关人员表示,开展积分优惠卡促销活动的商家,应事先明示获得积分的方式、积分有效时间、可以获得的购物优惠等相关内容;消费者办理积分优惠卡后,商家不得单方变更已明示的积分事项,除非这种变更能增加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消费者在办理积分卡时,也要仔细阅读会员协议条款,如果有不平等的内容,有权要求商家修改;万一遇到商家单方改变积分规则、损害消费者利益时,应及时跟商家交涉,或向12315投诉。

  “兑换提醒”或是电信诈骗

  年底也是各类电信诈骗的高峰期,市民在使用积分兑换商品的同时,也需提高警惕。毛阿姨告诉记者,她曾收到过“您目前年产生的积分为××分,可兑换××元现金,请您尽快登录这个网站进行兑换”这样的短信。“发短信的号码就是这个银行的客服电话,我本来都想打开链接去看看了,被家里人提醒了一下才没有上当。”

  记者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到,现在伪基站冒充银行号码进行诈骗的案例很多,市民应注意识别,不要仅凭号码就轻信短信内容,也不要轻易点开网址链接。 通讯员 邗市管 记者 羌伊然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