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啮小蜂
蚕蛹
中国江苏网8月4日讯 今年扬州夏季高温、酷热、少雨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虫害特别是杨树舟蛾和美国白蛾的发生。因此,今年扬州的虫害发生情况也比去年严重,虫害发生面积目前已超过去年总量。日前,扬州全市组织生物防治,在各个重要林区共投放2亿多只周氏啮小蜂。
今夏虫害发生面积超去年全年
市林业站工作人员纪开燕介绍,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有着重要关系,今年夏季的气候条件,适宜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以及美国白蛾的发生,如美国白蛾,在宝应和高邮已全面覆盖,且今年发生情况比较严重。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有3.9万亩的林地遭遇虫害,虫害发生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
扬州投放2亿多“生物兵”入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林业站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组织了生物防治。这次生物防治所用的“生物兵”,是一种名叫周氏啮小蜂的昆虫,已释放超过2亿只。这种昆虫,在林业上都叫天敌昆虫,意思就是它天生就是某些害虫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天生是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的克星,它能将产卵器刺入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们称作森林小卫士。
让害虫和天敌昆虫达成一定平衡
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个体很小的寄生蜂,仅有1毫米左右。人工培育的周氏啮小蜂寄生在柞蚕蛹中,每个柞蚕蛹可以培育5000只周氏啮小蜂,在它们即将孵化时,把蚕蛹挂在树上,3—5天后就能破茧而出,自主寻找害虫虫蛹。
纪开燕表示,释放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让害虫和天敌昆虫在自然界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以此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记者了解到,除了释放“生物兵”外,我市还通过在树上缠胶带、用高枝剪剪掉虫害枝等物理防治方式,以及在树上打孔注射无公害药剂、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等手段,对我市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综合防治。
本报记者 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