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17辆救护车护航“扬马” 专业人员携带心脏除颤仪跟跑
2017-04-20 09: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资料图片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 2017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于4月23日鸣枪开跑,昨天下午,市卫计委对机关志愿者进行培训,傍晚市卫计委机关志愿者已开始进行跑步训练。按照扬马组委会要求,目前卫生医疗各项保障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医疗站点、救护车、医护保障团队,今年还有100名医务志愿者陪跑,专业人员携带AED跟跑,将确保每位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最好设备

  17辆急救车保障,专业人员跟跑

  据市卫计委应急办负责人介绍,市卫计委今年初便把扬马的卫生保障工作纳入全系统重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市卫计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各相关医院负责人具体负责,调整制定医疗救护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据介绍,今年,我市投入了17辆最好的急救车辆用于赛事保障。同时,把最有效的急救设施用于赛事急救,专业人员携带AED(心脏自动除颤仪)跟跑,第一时间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路面安排20名志愿者骑自行车携带AED跟跑,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的跑者进行有效抢救。2016年我市马拉松首次安排志愿者骑车携带AED跟跑,及时发现和成功抢救了一名心脏骤停的运动员。

  科学设置

  19个医疗急救站点,为跑者护航

  据介绍,运动员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产生的疲劳包括中枢和外周两部分,称为全身性疲劳或整体疲劳,此时机体神经和激素调控失衡,细胞和组织的功能会变弱,对糖原和氧的缺乏特别敏感;特别是到达18公里前后大多会出现疲劳极限期,而出现生理应急反应,易发生不同伤病。

  根据今年参赛人数的情况,市卫计委动员全市15家二、三级医院,3家急救中心(站)的160名赛道急救人员,50名院内急诊、应急医生护士,以及扬大医学院医疗志愿者400人和100名医务陪跑自愿者,调动救护车17辆,设置19个医疗急救站点、移动自行车携AED巡视救护员20人,在18辆收容车上安排18组医护志愿者,还安排40部对讲机现场指挥,及时处置需要协调的事宜,不断完善保障功能,降低相关风险。

  借鉴国内外马拉松赛事保障经验,分别在起点、2公里、4公里、迷你终点、7.5公里、10公里终点、10公里赛道、12.5公里、15公里、16公里、17公里、17.5公里、18.3公里、19公里、20公里、20.5公里、21公里终点、终点后400米和完赛点处设置19个医疗急救站点,据介绍,赛程中有2辆移动重症监护型救护车分布在赛道跟随运动员前行。在15公里赛程后路段,每一公里设置一个医疗救护站,缩短两个急救站之间的距离,缓解了终点急救站的压力。

  特别提醒

  做好赛前准备

  市卫计委应急办负责人介绍,回顾历届比赛中比较多发的伤病,有运动性损伤(肌肉拉伤、软组织挫伤、扭伤、肌痉挛、骨折等)、虚脱、低血糖、昏迷、胃肠痉挛等。

  高发赛段:12—18公里处伤病发生率较高。

  与重症发生的有关因素:在诸多因素中,比赛当天的平均气温、湿度、风力等气象条件与伤病发生有一定关联性。参赛者途中出汗量、水和电解质丢失的多少对其体力消耗的作用不可忽视。

  赛前几小时:比赛前2.5—3小时内吃早餐,应和往常一样相等的量,只是相对多吃些糖类,使自身的营养和能量完全满足全程跑的需要。赛前准备活动前,在皮肤易磨处(腋下、乳房、大腿内侧)涂以凡士林,以减少摩擦。赛前1小时开始做准备活动。

  比赛进行中有何处置,比赛后如何处理,哪些人不宜参加马拉松赛……热点问题请关注“扬州发布”、扬州日报健康公众号“扬州云诊堂”。

  沐诚 丁云

标签:扬马;除颤;人员;卫计委;保障;17辆;救护车;专业;心脏;医疗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