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7日讯 在3个受助孩子面前,她就像一个“爱心妈妈”;公司员工生活有困难,她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至今为5位员工垫付房屋首付;邻居家失火房屋被烧黑,她及时送去生活慰问品,并义务帮助房屋复原……她就是新盛街道殷巷社区居民王丽。
选择定居扬州创业
已帮扶了三名困难儿童
居住在奥都花城的王丽,老家在山东,在重庆上大学时,结识了同样学习建筑装饰技术的丈夫。毕业后,两个年轻人在重庆买房定居,并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2008年,王丽怀孕后,和丈夫商量着回江苏。丈夫老家在靖江,思来想去,他们选择了扬州。在扬州定居后,他们继续干起了老本行,从事装饰行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丽结识了一名聋哑女孩小萌(化名)。“当时她不到10岁,老师夸赞小萌身上优点很多,但她没有听力,也不会说话。”心生不舍的王丽,想到买助听器给孩子,老师却告知,小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且状况比较严重。在用纸笔交流,得知小萌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家境比较困难后,王丽决定,长期资助这个孩子,除了给予生活费外,逢年过节,王丽也会和公司员工上门看看。如今,小萌已经14岁了,她一直通过QQ和王丽保持联系,遇事也会先问问王阿姨。
通过媒体,王丽还结识了仪征后山区的两名孩子小晨和小月,了解到两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她定期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认识小晨时,他才五年级,现在已经在技校读汽修专业了。”
有一年暑假,王丽的儿子参加夏令营,重点培养孩子的情商。王丽特地将小萌和小晨接来家中,和儿子同吃同住,一起参加夏令营。“他们变得开朗了,还写了暖心的卡片给我呢。”
王丽说,这也是她最想看到的,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也希望他们不受家庭环境所累,以良好的心态成长。
公司例会带头捐款
设爱心基金帮扶困难者
除了自己力所能及地行善外,王丽还感召身边的员工,一道参与公益事业。
2012年3月,王丽在一次公司会议上发起倡议,如果大家愿意,每次例会后捐款,5元、10元、50元乃至百元不等,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的员工和学子。当天会议结束后,王丽和丈夫主动带头捐款100元,50余名员工也自愿向捐款箱内放钱。3月31日,王丽的装饰公司在银行开户设立爱心基金,公司一次性放入两万元,其余就由员工每月例会捐款。
5年时间,每个月开例会都有一项不变的议程,员工自愿捐款,汇入爱心基金。公司内部似乎也有不成文的规定,普通员工10元钱,中层干部就50元或是100元。
“2008年创建公司,干了六七年的老员工比比皆是。”王丽说,设立爱心基金,不仅帮助贫困学子,公司员工家中偶遇困境,也会得到帮助。正是王丽的这份善心和爱心,员工们来了,就没想过换工作。
一些老员工想买房手头缺钱,找到王丽讲讲自己的想法,了解清楚后,王丽也会帮一把。如今,5位员工的房子首付都是由公司垫付。
参与社区帮扶行动
帮助失火邻居装修房屋
对待困境儿童或者身边员工,王丽鼎力相助。她所住的殷巷社区居民,也曾受到过来自王丽夫妇的关怀。
“有两三年了,每年都来捐两三千元爱心款。”殷巷社区书记赵龙介绍,小区里居民有困难,社区牵头发动爱心募捐,王丽也会积极伸出援手。
前年年底,因邻居燃放烟花爆竹,奥都花城一户居民家中意外起火。当时,这户人家的窗户开着,一个燃放的爆竹飞到床上,棉絮引发火灾,导致整个房间被烧得所剩无几,客厅受损严重,男主人因赤手扑火受伤,社区为此募集爱心款,帮扶这户人家。
“眼看着要过年了,家里黑漆漆的肯定不行。”王丽得知此事后,送去了生活慰问品,还联系公司员工,将失火的房屋进行了装修复原,让邻居家安心过了个好年。
在别人看来,王丽每次行善,都似乎改变了受助者的命运,但在王丽看来,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困难都是暂时的。
通讯员 庭筠 记者 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