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戴长宏:水下蓝鲸"金舵手"创造我国潜艇史多个"首次"
2017-03-04 09: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原标题:戴长宏:水下蓝鲸“金舵手”

  记者王鹏

  潜艇,国之重器,深海雷霆。潜艇兵,神秘之师,制敌利剑。

  初春,东海某海域一艘潜艇刺破海平面,刹那间,海水顺着潜艇舰桥抖落,如鲸鱼喷水。

  “鲸腹”内,47岁的舵信技师戴长宏稳把舵盘,没有一丝懈怠。他知道,手中轻轻转动的舵盘,引领的不仅是战斗方向,更 关系全艇官兵的安危。

  一级军士长,是名副其实的“兵王”。翻开戴长宏的履历,足见“兵王”的分量——

  入伍27年,在四型8艘潜艇担任主操舵手,出海天数超过2000天,安全潜航20多万海里,航迹横跨两大海洋,圆满完成两型潜艇极限深潜、实射战雷等47项重大任务,个人远航12次,创支队远航史纪录;

  先后编写47本教材教案、4套题库,培养出1200多名技术骨干,被战士们誉为“水兵教授”;

  先后获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3次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2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

  3月2日晚,第三届“东海强军先锋”颁奖典礼在海军东海舰队礼堂隆重举行。在10名“强军先锋”中,扬州高邮籍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舵信技师、一级军士长戴长宏获颁殊荣。

  在颁奖现场,戴长宏动情地说:“还有三年,我就退休了,但只要操舵一天,我就会让组织、让战友放心24小时。我会抓紧时间,用心、用情培养更多的顶用舵手甚至金牌舵手,没有一丝保留。”

  入伍显天赋,深扎基层多年,成为支队各艇艇长争抢的“定海神针”

  男儿壮志:好铁打好钉,大洋深处任我行

  潜艇兵是海军中最神秘的兵种。极少有人知道,对于潜艇兵而言,每一次出航执行任务,都是一次与战友、亲人的“生离死别”。

  潜艇在漆黑一片的深海航行,处处潜伏着危机。且不说潜艇内部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遇到暗礁、洋流、渔网、恶劣海况以及敌方封锁,如果操作上出现0.01%的不当,随时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突遇险情,生死攸关时刻,从某种意义上说,舵手决定着全艇命运。

  戴长宏出生、成长在高邮八桥。20岁入伍那年,戴长宏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金牌舵手。

  1990年春,正值高考备考阶段的戴长宏抱着对军人的崇敬心理,和多名同学一起偷偷地参加了入伍报名。

  一轮轮的身体测试后,戴长宏的身体素质达到海军潜水员要求,成为当年扬州大市12名达标者之一。一时间,高邮全城轰动。但戴长宏的父母态度坚决: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拗不过儿子的坚决,父母最终妥协。

  这一番经历,让戴长宏暗下心愿——学要学到最好,干要干到最精,做一根守疆卫国的牢固钢钉。

  入伍后,戴长宏铆足干劲学习专业知识。第一次下连队,戴长宏即展现出过人天赋。

  那天,战位分派后,水手长临时决定“考一考”戴长宏。一串信号打出,戴长宏随即准确报出指令。连续几次后,水手长加大难度,戴长宏依然无任何差错地迅即报出。一旁观察的艇长当即决定,调戴长宏到重要战位,而这一战位,通常需要在其他战位经历三四年锤炼方能胜任。

  刻苦钻研加上过人天赋,戴长宏当兵第2年即完成某艇全科目训练,潜艇工作满1年便入党,特别是第7年就成长为专业负责人,刷新支队人才培养纪录。

  经过多年海上锤炼,戴长宏逐步具备操纵四型潜艇能力。在组织某艇海上全科目考核期间,面对四级海况恶劣环境,他沉着冷静,顺利完成操纵多项应急操纵项目,且指标全都达到大纲规定优秀成绩。

  某次任务中,潜艇方向舵突然失灵无法操纵。面对特情,带队指挥员急得直跺脚。千钧一发之际,戴长宏火速分析排查,15分06秒将故障排除。

  同年夏天,浩瀚太平洋,戴长宏和战友们正驾艇执行远航任务。潜艇从大洋深处浮起准备充电,但海况恶劣,远远超出了潜艇水下充电状态的航行要求。

  潜艇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为了安全,建议浮起至水面充电!”“不行,公海上浮,一旦暴露目标,整个航程将前功尽弃。”

  两种声音交织,最后临时党委决定:水下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这对舵手戴长宏是个严峻考验——水下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潜艇必须保证相对固定深度,一旦通气管进水,后果不堪设想。

  1小时、2小时……数个小时过去,戴长宏始终站着操舵,艇政委端来一杯水,没有机会喝一口。充电完毕,潜艇如恢复能量的蓝鲸,一个猛子扎向深海。而戴长宏双腿麻木难以挪步,时任艇长刘荣富不得不搀扶着他走下战位,特批了一盆水,让他洗个凉水澡。

  “大海航行靠舵手,戴长宏历经考验无数,锻造了高超的驾艇技能和临危不惧的底气。”如今已升任支队长的刘荣富透露,在潜艇支队,戴长宏常被艇长们“借来借去”,甚至“争来争去”。“戴技师随哪条潜艇出海,那条艇的官兵心就定了。”

  因技能出众被夺比赛资格升任考官,创造我国潜艇史多个“首次”

  军中传奇:“水兵教授”战之能胜、学之能著

  多年的锤炼,戴长宏练就炉火纯青技艺。由于舵信专业比武他总是第一,以致支队十多年前便作出规定:取消他参加支队级比赛资格,直接升任为考官。

  有一年,东海某海域,上级组织一次大规模联合演习,某艇首次执行2枚导弹齐射任务,且实射的导弹尚属首次使用。

  任务刚下达,艇长叶晋便火急火燎找到支队领导,点名要戴长宏。深海“打弹”,潜艇丝毫摇摆,战雷便会偏离。而此次实际使用检验武器,军委首长时刻关注,必须万无一失。

  实射那天,海域暗流涌动。戴长宏定了定神,沉着操起舵盘,按计划将潜艇精准驾驭至既定深度。“轰!”“轰!”两枚导弹冲出水面,成功击毁目标。艇队随即受到上级通令表彰。

  “水下操舵不是地面开车,光熟练不行,必须要在能打仗、打胜仗的具体实践中锻造。”戴长宏说。

  一次,某艇水下高速试航前预测,航行中戴长宏发现舵角零位异常。原以为风速影响,可测风后仍出现偏差,随艇厂家人员一致认为操纵原因。

  当晚,戴长宏反复检查测量,判断水下传动装置某故障,随即报告指挥员,并建议取消次日高速试航计划。

  军令如山,取消试航计划,责任重大。在戴长宏的坚决要求下,潜艇进坞检查,实际情况证实了他的判断,避免了潜艇失控的重大事故。

  只有绝顶高手,才能创造传奇。入伍以来,戴长宏反复研究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潜艇操纵方法和技能,创新“静舵隐蔽操纵法”,大幅降低艇体噪音。在一次演练中,他巧妙运用隐蔽操纵法,成功突破封锁区。

  对人热心、毫无保留是戴长宏与生俱来的秉性。2016年3月,戴长宏指导某艇训练,发现义务兵刘状悟性高。一个月里,戴长宏26次手把手教,刘状操舵水平不仅有了质的变化,更成为支队为数不多能够独立顶岗的义务兵。

  一次次的训练与执行任务中,戴长宏发现,院校编写的教材,对广大战士而言专业性过高。怎么把专业性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成为戴长宏重要的研究方向。

  从2006年起,戴长宏开始编写教材。根据实际操纵经验,他将四型潜艇操舵的共性和个性化差异,进行梳理并编写了3本艇员级维修与使用教材,供舵信专业骨干使用。如今教材由海军潜艇局出版,下发潜艇部队、科研院所和军校使用。

  贴近实际、通俗易懂的教材,对官兵来说指导价值极高,不仅缩短了学员的培养周期,也缩短了整个潜艇舵信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

  近年来,戴长宏先后编写47本教材教案、40余个课件,撰写21篇论文、4套题库,年均组织专业授课80余次,指导36人成为舵信技师和航海军官,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水兵教授”。

  一年“失联”300多天,妻子经常失眠祈祷平安

  铁汉柔情:不要问我在哪里,我的心里装着你

  在全军,潜水兵是最不容易恋爱成功的。一次任务执行,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严明的纪律,让潜艇兵毫无征兆地音讯全无。这样的“失联”,女朋友告吹不说,潜艇兵也被贴上“爱情骗子”标签。

  孔金妹的家里,至今保存着近百封书信,字里行间,藏着一年的书信恋爱中,戴长宏的热切衷肠。1998年,认定戴长宏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同乡的孔金妹在盛夏时节,带着理解披上了嫁妆。

  很快,孔金妹就体会到了“爱情骗子”的含义。一个月的婚假,没到半个月,戴长宏接到命令即刻归队,剩下新婚妻子独守空房;怀孕后,因强烈的妊娠反应,孔金妹暴瘦至98斤;风雨之夜生下女儿,三天后戴长宏才赶到产房……

  一次又一次的短暂重逢过后,是戴长宏一个接一个的远航任务。种种相思之苦、历历担惊之累,这样的生活孔金妹尚能忍受,可渐渐长大的女儿婷婷看到别的家庭一起散步、游玩时,会问道“为什么我的爸爸不陪我”“爸爸,你在哪里呀,怎么还不回来”,此时,孔金妹的委屈、苦涩,化作泪水,和孩子相涌而泣。

  从上幼儿园起,内向的婷婷心中就埋下一个“奢望”——爸爸能参加一次家长会,借此告诉别人,我有爸爸!整整10年,直到上初中一年级时,戴长宏出现在教室里,女儿心愿才终于得偿。

  结婚近20年,对丈夫的随时“失联”,孔金妹从当初的倍感孤独已渐渐适应。然而,每逢丈夫出航执行任务,也就意味着夜夜失眠的“煎熬”生活又一次来临。

  有一年,戴长宏执行某专项任务。出发前,帮助丈夫收拾好行装,孔金妹照例询问一句:“多长时间回来?”

  “这次任务可能比以往长一点。”戴长宏的回复,令孔金妹浑身一颤。心底瞬间喷涌而出的无尽牵挂,让已具高度保密意识的孔金妹无法控制情绪:“我知道规定,可以告诉我去哪里吗?”

  不忍直视妻子的神情,戴长宏沉默无语。半晌,戴长宏打破宁静:“不要问我在哪里,我的心里装着你。”

  这一年,300多个白天,孔金妹用笔一天一天划着日历,期盼丈夫归来;300多个夜晚,孔金妹辗转反侧,祈祷丈夫平安。大洋深处,戴长宏与亲人心心相印。轮岗休息时,妻子和女儿的面容浮上脑海,戴长宏划着心中的日历,默默思念,倒计归期。

  没有当过潜艇兵,永远无法体验这一兵种的环境。狭小的空间里,24小时不见天日,夹杂各种气味的空气往复循环呼吸,最高40摄氏度的温度令人汗流浃背,最大湿度90%令全身黏稠,因为节约淡水无法刷牙、洗脚,更奢谈洗澡,在所有仓室都能听到的各种噪音里强迫睡觉……

  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经历,戴长宏早已不觉得苦。真正锥心的痛,是对妻女的牵挂和愧疚。

  点上一支烟,戴长宏长久无言。“我也是一个普通人,远航的时候,心中最牵念的就是她们。但是没有办法,自古家国不能两全,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这辈子总得为国家干点什么,选择了国家,只能对不住她们。”

  谈起未来,戴长宏眼中逐渐明亮。“好在还有三年,我就退休了,我会把对她们的亏欠,尽己所能补起来。”

  身旁的妻子,脸上浮现幸福的微笑,走近两步,伸出右手,十指相牵。

标签:
责编:戚阜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