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徐春晖 郭凯伟)“我是我自己的!”9月15日晚,锡剧《涓生之路》在盐城市盐都区文化艺术中心上演,青年的呐喊振聋发聩,自由意识在黑暗中如惊雷般觉醒。
这并不是一个旧故事。1925年,鲁迅先生写下短篇小说《伤逝》,青年知识分子寻得些许自由的光,却又在现实面前迷失了。在涓生自述中,字里行间满是寂寞与空虚。锡剧《涓生之路》便在这空虚中摸索穿行,找到一条新路,从留白中生出“阿力”“易局长”“郝大爷”等原创人物,让故事从涓生一人的喃喃自语变为时代的交响曲。“我们尝试让鲁迅小说在当代的审美中找到契合点,希望观众能在旧时代青年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给有过或正在迷茫挣扎中的人一些宽慰与希望。”子君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蔡瑜说。
传统戏曲创新,最忌讳表里两张皮,生硬嫁接闹个“四不像”的笑话。《涓生之路》则在传承锡剧传统的声腔基础上,给予其新的意蕴,对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
锡剧多是爱情题材,《伤逝》又是鲁迅写下的唯一一部爱情小说,“专业”对口。滩簧唱腔柔美,长于抒情,江南水乡情趣和浓郁生活气息兼备。涓生与子君书卷气十足,却又陷于家长里短之间,文人气质与小市民环境碰撞,正符合锡剧基调。此外,王子瑜与蔡瑜二“瑜”联手,传统唱腔之中带着清爽新腔。“彬彬腔”激越处如天马昂首行空、抒情时似太湖泛起涟漪,用以表达涓生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恰如其分。“梅派”唱腔甜糯细腻、刚柔并济,描摹新女性矛盾痛苦恰到好处。不同行当的音乐形象也自有差异,个性化定制,与特定的戏剧情景相得益彰。
剧中图书馆之梦一段尤为惊艳。自由爱情在茶米油盐中散作一地鸡毛,理想抱负沦为他人升官的登天高梯,压迫的黑暗幻化成人,来抓来抢涓生身上的一席素色长衫。空荡荡的衣服被扭来拧去,空落落的人被追来赶去,一时间竟分不清,那直挺挺被举在高空的,是人还是衣?相由心生,衣如其人。翩翩长衫,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马褂油头,是卑微低贱的江湖先生,涓生的沉沦用一场梦做引,大写意的表达既有传统戏曲的精髓,也有现代话剧的巧妙。
在剧目之外,剧团合作也为传统戏曲求变提供了新思路。此前,东台剧目工作室编剧仲春梅曾与无锡市锡剧院合作创作建党百年的献礼作品《蝶恋花·沈婉》。本次《涓生之路》为无锡市锡剧院和东台市锡剧团首次联手,更凸显优势。“无锡市锡剧院有好演员,东台有好本子,文化融合,强强联手。”蔡瑜说。
戏到最后,黑暗中丁香落,留下一道“花路”。“不彷徨,勇向前,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青年!”是涓生,也是王子瑜,这一声在舞台中央的嘶吼,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传统戏曲革新的坚定。